高一地理导学案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一)
学习目标: 1.学会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2.了解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学习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与季节移动。
学习难点: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协作探究 、读图绘图。
学习过程: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________
的 状态。
1.大气环流 成因: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 ______不同,造成高低纬度间产生_________,从而引起大气运动。
意义:促进了_________间、___ 间的____ 和_ _ 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平衡,是影响各地______ _ 和______ 的重要因素。
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假设:地表均一
不考虑地球不自转
(此时: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在右图右侧地球表面上的近地面和对流层顶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的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
图1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结论:________环流
想一想: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第一小组上台展示、回答)
(2)假设:地表均一
太阳直射点不移动
(此时: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除_______________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力)
请第二小组派代表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其他小组成员提出质疑,这一组的成员必须解答。教师点评。
另请第三小组派代表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纬环流的形成过程。其他小组成员提出质疑,这一组的成员必须解答。教师点评。
再请第四小组派代表用自己的语言说明高纬环流的形成过程。其他小组成员提出质疑,这一组的成员必须解答。教师点评。
在左图标注反映气流运动方向的箭头。
在下图中填注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可略写,只写关键字),并用箭头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弯曲的箭头表示偏转后的风向。
(第五小组画黑板上)
想一想:1.各气压带的形成原因相同吗?
气压带①的形成原因是 ,属于 作用;
气压带②的形成原因是 ,属于 作用 ;
气压带③的形成原因是 ,属于 作用,④也属于 作用形成。
结论:________环流 ——— 近地面的表现为:___个气压带,___个风带
2.气压带和风带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 分布,南北半球 分布。
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 分布,南北半球相应的风带的风向在南、北方向上相 ,在东、西方向上相 。
(上述1.和2.请第六小组上前台宣读答案)
(3)假设:地表均一
(此时: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力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的移动。)
结论:气压带风带随________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________,冬季偏_______。
议一议:假如黄赤交角变为零,气压带风带还会发生季节移动吗?为什么?
如右图所示时,北半球是 季。
受单一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受单一西风带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你知道一些人类历史上认识气压带和风带的故事吗?
收集了的请向同学说一说。
(上述1.和2.请第七小组上前台宣读答案)
巩固反馈 单项选择:
(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地球自转偏向力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 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 )2.正确描述气压带和风带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A. 凡高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 各风带中,只有中纬西风是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C. 凡气流上升的气压带均不利于降水的出现
D. 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风一般较湿润
( )3.下列风带中风向基本相同的是
A.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和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
B.北半球的信风带和南半球的信风带
C. 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和南半球的信风带
D. 南半球的信风带和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 )4.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A.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 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大体一致 D. 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上述1.和2.请第八小组上前台宣读答案)
一、1.全球性的有规律的 长时期 平均 热量差异 2.(1)太阳辐射 高低纬度
海陆 热量 水汽 天气 气候 2.(2)想一想: 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 不能,因为大气一旦运动,立即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方向发生偏转。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赤道附近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气压降低
热力
北极附近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
热力
来自赤道地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地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
动力
动力 相间 对称 相间 反 同
7 6
太阳直射点
北 南 夏 热带雨林 温带海洋性
B B D C
①
②
③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