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1 21:1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目的、导火线、过程和结果。
2.知道《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以及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自学感悟】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列强为了进一步 。2、借口: 事件、马神甫事件
3、侵略者:主凶: 帮凶:
4、暴行:火烧圆明园;沙俄强占中国北方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5、条约:(1)《天津条约》: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开放 、 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 。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鸦片贸易 。
(3)《北京条约》:增开 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6、影响: ①中国丧失更多 。②西方侵略势力由 一带渗入到 。
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 。
【合作探究】
一、阅读教材P8-9页思考问题: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时间、侵略者、简单经过?
目的:
时间:
侵略者:
简单经过:
二、观看《圆明园复原图》的视频,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法一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思考: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三、教师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请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巩固训练】
1.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3.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4.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
5.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目的: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年—1860年
侵略者:主犯—英法联军 从犯—俄国、美国
经过:爆发标志: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6年10月~1858年6月,攻陷广州,逼近天津,威胁北京。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二、主观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落后就要挨打!自强发展!它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两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是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巩固训练】DB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