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时间:383年
作战双方:
前秦—东晋
结果:前秦失败
特点:以少胜多
交往中的冲突
——淝水之战
苻坚拥兵80多万,却不能统一江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前秦失败的原因: 2.东晋胜利的原因
(1)骄傲轻敌 (1)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2)军心不齐,不团结 2)内部团结,士气高涨
(3)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3)正确的战略战术
影响: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交往中的冲突
——淝水之战
背景: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北魏前期官员没有俸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掳掠与赏赐战利品的办法,统一北方后,战争与掠夺的机会少了,于是,官员开始公开贪污受贿,搜刮百姓。霸占农民土地,农民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激化
在战争中往往驱使汉人为先锋,鲜卑骑兵在后面督阵并任意践踏汉人。
民族矛盾激化
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
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改革迫在眉睫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诗歌铭颂,任兴而作……
——《魏书·高祖纪下》
孝文帝:鲜卑族,姓拓跋名宏,后改汉姓元,故又称元宏。自幼接受汉学教育,是北魏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儒学教育的皇帝。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平城
洛阳
1. 迁都洛阳
洛阳为数朝之都,素来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方面,洛阳和平城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鲜卑人的穿衣习俗是男子穿裤褶(zhě)服,女子穿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话,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不擅长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的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2.汉化措施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北魏文官俑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改鲜卑姓为汉姓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楼 楼
邱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赖 贺
独孤 刘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孝文帝选择中原汉族贵族女子为妃,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 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孝文帝汉化措施
①
改说汉语
改穿汉服
改姓汉姓
与汉联姻
移风易俗
②
③
④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北魏迁都以后,洛阳再度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在这里,交流着来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他们一改往日不尊老,不养老的陋习,老人得到了子女的照顾。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今天,在我们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了鲜卑族。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慢慢消失,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狩猎图》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
生产方式的交融
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
边境汉人《二牛抬杠图》
汉族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业
生产方式的交融
边境汉人《放牧图》
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
生活习俗的交融
生活习俗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和交融
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鲜卑人乐舞图》---鲜卑人以汉族礼仪形式的歌舞表演
观察图片,结合课本88页第三段文字,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表现是怎样的?
文化艺术的交融
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
互相学习农业生产经验和畜牧业经验
汉族接受北方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
生产方式
生活习俗
文化生活
政治制度
制度的交融
制度的交融
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
互相学习农业生产经验和畜牧业经验
汉族接受北方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
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沿用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
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民族心理
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文化生活
政治制度
淝水之战
交往中的冲突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交融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