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 (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 (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3 10:0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1—13世纪,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与前代比较,没有任何一个领域不显示出根本变化。……一个新世界诞生了……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繁荣
变革








工艺变革
农业变革
社会变革
能源变革
金融变革
商业变革



信息变革

1、认识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新变化
2、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
4、 认识社会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农业变革之农耕经济
吴中厥壤沃,厥田腴,稻一岁再熟,蚕一年八育。……吴中之民开荒垦洼,种粳稻,又种菜、麦、麻、豆,耕无废圩,刈无遗垄。
——[南宋]吴泳《隆兴府劝农文》
时间 人口数 垦田数
唐玄宗天宝年间(8世纪中) 900余万户,计6000万户 合含460万顷
北宋徽宗年间(12世纪初) 2000万户,计1亿口 合含700多万顷
一年多熟制
稻麦复种制
大量开垦荒地
经济作物种植
人口数量增加
粮食产量增加

农业变革之经济结构
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

农业变革之边疆开发
辽金两朝和五代两宋南北相峙三百多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辽、金均是中原正统王朝序列中的一环。金朝对北部的贝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地区均进行了有效管辖。金时期的北部边疆,就是当时我国的北部边疆。金朝对我国北部边疆的经营和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元朝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辽夏金元统治下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

工艺变革之制瓷业
宋朝:出现了以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钧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
钧窑 月白釉碗
定窑 孩儿枕
官窑 穿戴瓶
汝窑 天蓝釉长颈镶金瓶

工艺变革之制瓷业
元朝:出现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元 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元 青花鱼藻纹折沿盘
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以7852万港元成就了明代瓷器的新纪录,也使得“釉里红”成为瓷器收藏中的极品。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远销海外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意大利画家的《群神宴》中的中国青花瓷

能源变革之煤炭开采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 南宋庄绰
“挖掘技术哪家强,宋朝开始采煤忙”。宋代采煤主要依靠人力挖掘,在河南鹤壁发现的宋代煤炭遗址,竖井从地面深入地下46米,向四周开掘出总长500余米的多条采煤巷道,巷道内用油灯照明,还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咱们当代的“小煤窑”见了都要相形见绌。
①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②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信息变革之印刷业
(北宋)中央政府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
——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普及

商业变革之榷场兴盛
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
——[元]脱脱《金史》
推动商业发展,增加国家收入,促进民族交融

商业变革之市镇贸易
据统计,到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宋境共有市镇1871个。南宋疆域缩小,但见诸记载的市镇仍有近2000个,此外还有4000—5000个集市。两者相加,宋代大约有6000—7000个圩集市镇,作为新型的工商业据点,散布在广袤的乡村地区。
——包伟民、吴铮强《宋朝简史》
市镇贸易(民间贸易)活跃,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高峰的体现

商业变革之海外贸易
(1)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2)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宋高宗)曰:“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庶蕃商肯来,动得百万缗也。”

商业变革之城市繁荣
材料一:唐朝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长安城共108个坊,内有东西二市,布局井然有序,坊有围墙,有坊门。坊门夜间紧闭,晚归者不准入内。东西二市各在两方之中,以墙围绕,定时启闭。《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二:到宋代,城市中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设市,形成街市。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阶层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娱乐活动。
材料三: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众多时均超过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根据材料,概括唐、宋城市的不同?
(1) 唐: ①空间的限制,严格的坊市制度;
②交易时间的限制;
③政府对市的管理严格。
(2) 宋: ①坊市界限打破;
②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出现夜市、晓市;
③商业活动不受政府监控;④城市的经济、娱乐功能大大增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城市出现的以上新变化的原因。
商业变革之城市繁荣
①宋代商业的繁荣与发展;

②政府政策的相对宽松。

商业变革之经济重心南移
材料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朝中叶到五代时期;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材料二:西汉至北宋南方人口的变迁:



------杨远《西

材料三:识读下列图片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 470 685 19.8% 9 985 785 80.2%
唐代 3 920 415 43.2% 5 148 529 56.8%
北宋 11 224 760 62.9% 6 624 296 37.1%
1、材料一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根据史料二、三,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的影响。

商业变革之经济重心南移
①两晋之际,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②安史之乱、五代十国,中原人口的第二次南迁;
③两宋之际,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
④南宋时,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完成。[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根据史料二、三,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①北方战乱,南方较安定;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大运河的贯通,南北交通的发展
③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
④统治者的重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的影响。
①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统一考试 南北分卷】
②促进南方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③促进民族融合。

金融变革之货币革新
材料:商品流通规模扩大,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
材料: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詠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二十二界,谓之交 子。 —— 《宋史·食货志》
宋代交子
元代纸币

社会变革之门第观念淡化
材料:唐宋两代中央大学入学资格比较表
类别 唐 宋
国子学 三品以上官员子孙
(京品四品以上带三品勋封) 京朝官七品以上子孙
太学 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八品以下官员子孙及平民子弟
四门学 七品以上官员子孙及平民子弟 不计出身
材料:宋朝后妃半数以上选自平民之家,余者又有近半数出自中小官僚,与唐朝显著不同。一般社会成员的婚姻观念或贵进士,或求资财,至于望族门第云云,早已非世俗所重。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阶层流动加快,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社会变革之管理相对松弛
材料:高宗朝,岳州知州范寅敷指出:“本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欲出榜招召,务令疾速归业。如贪恋作商,不肯回归,其田权许人请射(承佃耕种)。”户部提出不同意见:“商人田产,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难许人请射。”宋高宗采纳了户部的意见。
——据《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九之五整理
官府管控更为松弛
材料: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

社会变革之身份趋于平等
  材料:宋太宗时,京师有一名市民击登闻鼓,起诉其家奴丢失了他家的一头猪,要求家奴赔偿损失。太宗下诏,“赐千钱偿其值”。这是中国社会史的一个标志性案件:意味着从魏晋到隋唐的奴婢制已经瓦解,主家与奴婢从此都是法律上的主体。双方如果有了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吴钩《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社会变革之市民生活
材料:南宋时,临安“湖山游人,至暮不绝。……至如贫者,亦解质借兑,带妻挟子,竟日嬉游,不醉不归”。
——宋元之际 吴自牧《梦粱录》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民族交融趋势明显
材料:《夫妻对坐宴饮图》

如果把宋代放到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唐到宋经历着一个重要的社会变迁过程。如果予以比较简洁、明确的概括,或许可以归纳为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邓小南《重新认识宋代历史》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2期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
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
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工艺变革
农业变革
社会变革
能源变革
金融变革
商业变革



信息变革
课堂小结
耕作制度
经济作物
边疆开发
活字印刷
制瓷业
纸币出现
市坊制度
城镇兴起
城市职能
煤炭开采
门第观念淡化
政府管控宽松
身份趋于平等
市民生活丰富
民族融合加强


谢观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