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5节运输作用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5节运输作用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22 13:2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五章 第五节 运输作用
教法选择
实验法、比较归纳法、概念图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
目标
说出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运输有机物的部位,识别导管在茎内的分布位置
能力
目标
提升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
目标
培养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



重点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及结构基础,有机物的运输及结构基础
难点
观察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学 法 指 导
排除法分析问题,知行合一的治学方法
教 学 器 材
碘液 红墨水锥形瓶 解剖刀
课后作业布置
课本课后作业及补充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流程简图: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提问:
茎是植物体的什么器官?其功能是什么?
思考、回答问题
回顾知识的同时,引出本课知识。


①展示茎的横切面图。
②播放:将白芹叶柄插入装红墨水的锥形瓶内的实验视频。
③提问:红墨水是通过什么结构运输的?
④运输方向是什么?
①观察茎的图片,了解茎的内部结构。
②观看视频,记录实验现象。
③推断红墨水是通过导管运输 的。
④通过观察,推断红墨水的运输方向是由下向上。
简单明显的实验现象,方便学生新知识的接受。


创设情境、设问
①发放烤甘薯块根,让学生品尝味道,分析其主要有机成分
②设问:甘薯块根中的淀粉来自哪里?
③追问:叶产生的淀粉等有机物通过哪种器官运输至根?(茎)
④过 渡:茎的哪部分运输有机物?(抛出核心问题并出示木本茎结构图)
①学生品尝、回味甘薯的甜味,推断: 甜味甘薯含有淀粉
②推断1:叶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③推断2:连接根和叶的茎能运输有机物
④猜想:有机物运输部位在韧皮部(或木质部)。
激趣、产生求知动力,通过提问诊断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怎样证明猜想的正确性?(到现实中寻找答案----出示枝瘤)
①观察枝瘤并寻找切口上下方的差异。
②追问:为什么在切口上方形成瘤状物?
(给出如下提示,引导学生思考)。
a.瘤是什么?   
b.瘤状物内的细胞数量如何变化?
c.瘤状物部位的有机物是否过剩? 
d.瘤状物部位的有机物来自哪里?
e.有机物能运输到切口下方吗?
总结: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的。
①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在切口上方形成瘤状物,而切口下方无显著变化。
②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内查字典了解“瘤”的本质, 解答并交流前三小问的答案。
通过交流发现:植物的有机物来自叶片光合作用;剥去树皮后,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说明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位于韧皮部。
提供递进性的问题串,间接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各抒己见、交流、分享探究结论。


①水果增产有绝招:果农将果枝剥去一圈树皮,增加水果的产量。
②提问:环剥果枝为什么能增产?
③解释农业上的整枝现象。
①学生组内交流。
②质疑,再运用枝瘤实验获得的概念分析:环剥果枝是有机物储存在果实里,从而增产。
③拓展:调整果枝的光路、水路等措施,有利于给果实通水、通气 、通光、通有机物营养,从而使水果增产。
学生把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用自己的语言,并以之科学解释生产实际现象,从而理解所获得的概念。
①播放视频—红豆杉在哭泣(为获取红豆杉树皮中的抗癌物质紫杉醇,大批红豆杉树皮被剥皮而死。重要信息:红豆杉树干被剥皮一圈后就死亡。)
②提问:红豆杉的厄运对你有何启迪?
③思考:木质部能运输有机物吗?
①观看视频
②交流心得:义不容辞地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③加工:排除有机物在木质部运输的可能性,形成核心概念: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只存在于韧皮部。


教师出示上述概念图
小组合作,完成有机物运输的概念图,对各概念之间的联系进行精细化加工,理清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一个陈述句表述核心概念“在植物的茎内,有机物在韧皮部的筛管里自上而下的运输。”
在抽象的概念图中去应用、验证和巩固所获概念,并加工形
成核心概念。


反思:甘薯的淀粉如何从叶运输到根?
提示:草本植物的茎没有韧皮部,以白芹菜为例说明,同时过渡到探究无机物的运输。
讨论交流总结:有机物通过茎的筛管自上而下的运输。
评估学生已经改变了的思维和行为。


展示小品《茎的罢工》
神气的叶:“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
傲气的根:“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的。”
茎开始罢工。
萎蔫的叶:“快给水!我渴死了”
饥饿的根:“我太饿了,哪有吃的”
提问:
从《茎的罢工》中感悟到了什么?
赏析小品《茎的罢工》
感悟:
各个器官相互依赖,相互协作,谁也离不开谁,形成一个整体。
学生亲自表演节目,既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到新奇又能让学生产生植物的每个部位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成他们是一个整体的认识。


提问: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都有导管?
它们的导管是相连通的吗?筛管呢?
根据有机物、无机物运输的概念,学生经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植物的六大器官之间的导管是贯通的,筛管也如此。
将导管知识链接起来,进一步认识导管的功能。


叶制造的有机物和根吸收的无机物是如何运输到植物体各个器官?各个器官的关系如何?
植物各个器官通过导管和筛管这种输导组织输送营养,各器官间相互依赖。
将植物进行总体联系,串联知识。


出示右侧概念图

小组合作,对本节及章节知识间的联系进行精细化加工。总结并形成核心概念:植物体是一个整体。
利用概念图,将知识清楚的表达出来,具有结构层次,利于记忆。


⑴ 判断正误:
树皮被羊啃食后死亡,是因为导管被破坏,不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
⑵ 植物吸收、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和结构分别是 ( )
A 导管、根 B 筛管和根
C 根、导管 D 根、筛管
复习、反馈、总结学习效果
及时巩固知识并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