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2张PPT。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10 古诗三首 语文 六年级 下册第三课时 同学们,看!这马漂亮吧,神气吧?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马的知识呢? 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马诗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我会写络luò右上是“夂”。左右结构联络 网络 经络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互动课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读古诗前两句,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思考: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沙漠的景象看到燕山秋月联想到武器沙漠。此指西北沙漠地带。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译文:月光下,辽阔的沙漠一望无垠,黄沙万里,像铺上了一层皑皑的白雪。燕山山脉的上空,高高地悬挂着一弯秋月,放射着清冷的光辉。大漠( ),燕山( )。沙如雪月似钩 突出边疆战场的辽阔,马有驰骋之地,暗指英雄有用武之地。这两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齐读三四句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承上启下,希望能为国家做贡献明写骏马在沙漠中奔跑,实写何时自己能被重用,报效国家何时将要。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译文:什么时候才能给马配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让它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驰骋,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呢?(课后第二题)何当( ),快走( )。金络脑踏清秋(课后第一题) 再次朗读这首诗,读出作者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期望,以及不被重用的苦闷,特别是三四句,语调激昂一些。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伴读音乐结构梳理沙如雪
月如钩何当
快走马诗建功立业
报效国家 主题概括
《马诗》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人 ,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
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 的感慨与愤懑。以马自喻建功立业怀才不遇 马诗
[唐]李贺
龙脊贴连钱,
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
谁为铸金鞭。拓展延伸译文 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 银蹄奔驰白色一片如踏着云烟。 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 又有谁肯为它铸就饰金的马鞭。一、将《马诗》补充完整。
大漠沙如雪, 。
何当金络脑, 。课堂演练燕山月似钩快走踏清秋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景色。 描绘出一片悲凉肃杀的边疆战场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今天我们做个古诗接龙的游戏,我说上句,你们接下句,咱们开始吧。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石灰吟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我会写chuí锤záo凿fén焚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锤chuí写法:左窄右宽,右部中间“艹”的一横最长。最后一横要短一些凿záo写法:注意“凵”框儿里面不要写成了“羊”。
里面只有两横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然后与同座对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读第一二句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说说:石灰是怎样开采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次石灰烧制过程中要经历的痛苦平常。译文:石灰要经历过千万次的捶打和开凿,才能被开采出深山。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情。看图记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齐读第三四句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说一说: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碎成粉末不怕牺牲石灰的颜色暗指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全,全然。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歌颂了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暗喻诗人不管要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做清白的人。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译文: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课后第二题)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再读这首诗,注意读出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 (课后第一题)伴读音乐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拓展延伸结构梳理石灰吟千锤万凿不怕牺牲
品格高尚不怕 留清白烈火焚烧主题概括 《石灰吟》以石灰自喻,表达了诗人
的意愿和 ,的决心。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一、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___
浑:_________________
清白:_________________课堂演练平常。全,全然。指高尚的节操。二、将《石灰吟》补充完整。
出深山,烈火焚烧 。
粉骨碎身 , 。千锤万凿要留清白在人间若等闲浑不怕 我们学过画家王冕的《墨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画家的写的《竹石》。竹 石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jìnɡ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齐读诗的前两句,这两句诗中有两个动词很生动形象,你能找出来吗? “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把竹拟人化实写竹子,暗喻人实写竹子扎根,暗喻人立场坚定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齐读后两句诗,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写出竹子无畏乐观的精神“千”“万”是虚指,写出竹子坚韧从容的神态任凭。你。坚定,强劲。 诗意:哪怕遭受了千万次的磨难和打击,竹子依然还是那样的坚韧和强劲。也不管刮的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都不能让它屈服。(课后第二题) 《竹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伴读音乐一起伴着音乐读一读吧! 小组讨论:这三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课后第三题)《马诗》 马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共同特点是都借一种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这种方法叫做托物言志。《石灰吟》 石灰 不怕牺牲,品格高尚《竹石》 竹 正直倔强,高傲风骨结构梳理 竹石竹:咬定 千磨万击人:任尔 正直倔强
高傲风骨 主题概括 《竹石》这首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的岩竹,抒写了诗人 的高尚品质,说明做人要 。坚忍不拔、顽强不屈有骨气,不能随风倒拓展延伸 梅花
[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一、照样子写词语。
东西南北 ( ) ( )
千磨万击 ( ) ( )课堂演练春夏秋冬 喜怒哀乐千变万化 千军万马二、将《竹石》补充完整。
咬定青山 ,立根原在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破岩中三、课下搜集其他托物言志的古诗,与同学交流。课件1张PPT。石灰: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是用石灰石、白云石、贝壳等碳酸钙含量高的产物,经900-1100℃煅烧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