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数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优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数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优秀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2 12:3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数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优秀教案
一、引探准备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先来进行课前比赛,看谁的知识学得棒。
第一轮:看谁算得对(口算)。
学生开火车口答
第二轮:看谁算得巧
25×73×4????????68×125×8 ?????????125×(10+8)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上台板演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运用了什么定律?(师板书运算定律)。
〔精炼亲切的开场语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作为知识铺垫的复习题添上巧、快,用竞赛的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独立探究:
1、激疑
师:(在原式上加小数点)瞧,整数乘法变成了小数乘法,你准备怎样算?
0.25×7.3×4 ?????6.8×1.25×8?????1.25×(10+8)
学生直接用了简便计算
2、质疑
师:对于小数乘法,能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吗?
生:(齐声)能
师:这么肯定!怎么知道的?
生:猜的……
师:猜想不一定是对的还需要验证?怎样验证?
生1:计算算式两边不是相等。
生2:举例
3、验证
师:请动笔算算,利用定律得到的算式与原式是否相等。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巧妙的一改架起了知识间的联系,一句“你怎么知道的” 看似平淡,实则在学生的头脑中激起疑问和思考,水道渠成的引入科学验证的方法。可见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以学生为探究主体,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我感悟。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
三、团队探究
1、明确要求:
师:对于数学知识,一个例子不足以说明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发挥小组力量,在小组内交流发现,小组长填好报告单。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说一说:说说你对每个定律的理解。
写一写:根据每个定律写一个小数乘法的例子
算一算: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看是否相等。
议一议:通过举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
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探究报告单
学生小组活动,填写报告单,一个学习小组上台板演。
〔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感受科学验证的方法,经历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猜想成功的快乐。〕
四、师生交流
1、汇报:
师:仔细看看这组同学的成果,其余组有什么补充?
2、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例推导了,乘法交换律适用于小数乘法……也就是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应小数。(板书课题)。
〔学生在表述时内化知识,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五、实践应用
1、快乐填一填:
0.25×4.78×4=4.78×(??×???)
2.33×0.5×4=×(???×???)
0.65×(200+1)=???×???+ ??×
6.7×0.7+0.3×6.7=???×(???+ ??)
学生口答:
〔“快乐”一词赋予枯燥的习题生机和活力,投入情感因素。〕
2、抽数游戏
①运气题
规则:四组各选一名学生上台到信封里抽一个数,抽到这个数只能放到本组算式里,看能否组成一道能简便的算式
第一组:0.25×8.5×(?)
第二组:1.28×(?)+0.72×8.6
第三组:0.85×(?)
第四组:3.12×99+(?)
(?4 ????8.6 ???99 ??3.12)
师:你希望你们组抽到几?为什么?
学生抽数,贴好
师:你为什么叹气?
师:这次运气不好没关系,我们可以凭聪明才智改变运气。
②眼光题:
规则:四组各选一名学生上台到信封里抽一个数,抽到的这个数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到合适的算式里组成一道能简便的算式
0.25×(?)
0.47×7.5—(?)×6.5
0.125×0.25×(?)
18.4×101—(?)
(36 ??0.47????8 ??18.4)
师:这次大家高兴吗?这些算式怎样简便呢?动手算算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上台板演说想法。
〔游戏不但激发兴趣,而且激活学生思维,学生在选择辨析中巩固知识,获得情感体验。〕
4、思维训练
巧算:4.7×0.35+0.47×6.5
师:看到这道算式,想到什么运算定律?能不能直接用?缺少什么条件?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想法。
六、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样获得知识的?
师:如果换成分数这些运算定律能适应吗?课后我们也可以象这节课一样通过举例验证。
评析:
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收获的乐园
如果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这堂课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老师把这堂数学课变成了一个学生收获的乐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学习方式成为最常听到的词语之一,课堂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变得开放、生动,如何让学生乐学、爱学、乐于探究,并且感受到成功,成了老师们努力探索的重点,我是这样做的。
1、挖掘教材,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
在导入部份用一组整数乘法算式让学生进行简便算法,然后,在整数数字中点上小数点,摇身一变成小数乘法,让学生说怎么算?学生直接用上了简便算法,教者提出问题:对于小数乘法,能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吗?让学生明白,猜想不一定是对的还需验证,然后让学生验证。
这一设计,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把猜想验证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恰当的运用到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收获了一种思想,同时也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学生的验证,有的是通过计算两个式子的结果得出的,有的是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验证的,有的是根据小数的性质来验证的,老师不是简单的教教材,而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
2、注重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感受成功。
教者整个课堂感情充沛,处处都闪烁着教者的教学智慧,板书的习题,如看谁算得快,看谁算得巧,一个快字和巧字,体现了教者的用心,快乐填一填,巧手算一算,运气题、眼光题这些习题,无不体现教材对情感的投入;教者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一个画在黑板上的笑脸,加上恰当的评价语言,整堂课,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点点关注,感受到了一种成功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