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复习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单元复习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3 08: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第 1课 古代埃及请你结合七年级上册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特点? 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的北部,北滨地中海。2、气候类型及特点: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干旱少雨)3、河流: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埃及地区几乎常年无雨,气候干燥,生产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罗河供给埃及的疆域分布在狭窄的尼罗河河谷地带观察尼罗河沃土与古埃及疆域有什么关系没有尼罗河,在埃及发展农业,甚至人的生存都存在困难,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不可能孕育出高度发达的古埃及文明。尼罗河跟古埃及文明息息相关,是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的文明兴衰历程 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帝国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几十个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建立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定都:
孟斐斯【科学文化】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木乃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太阳历依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和
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内容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5天宗教日,一年365天。地位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庭院 蛇 山坡手臂水小鸡鹰脚盘子嘴你 认 识 它 吗

医学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他们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懂得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治病。而且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术,促进了医学的产生。那么,什么是木乃伊?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呢?阅读卡: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将人的尸体解剖,填以香料,放进特制的防腐液浸泡,最后缠上麻布并涂上树脂。人的尸体就这样制成了木乃伊,被保存了下来。二、金字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中国人称为“金字塔”。高146.5米边长230多米230万块巨石每块2.5吨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佛拉金字塔前有一座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像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如何评价金字塔?(1)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2)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三、法老的统治表现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权威古埃及的国王社会矛盾激化
王权受到挑战

古王国时代金字塔越修越小
王权逐渐衰落 法老是最大的奴隶主奴隶社会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气候河流干旱少雨 农业发展依靠人们修建的灌溉系统。 幼发拉底河
和底格里斯河 ,
河流流量不稳定。 自然条件
兴起:强盛: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现了很多的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文明历程衰落:公元前16世纪初,古巴比伦被外族(赫梯人)所灭。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通常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笔迹近似楔子的形状。楔形文字字母文字用楔形文字写成的教科书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有力地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星期制度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巴比伦古巴比伦城遗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君主专制制度
人物名片地位: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7汉谟拉比法典(摘录)特点一:原始的“同态复仇” 虽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1.从法典条文看法典特点 特点二:阶级歧视的原则,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处死刑 特点三: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古代第一部成文法典。
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
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奴隶毫无地位可言。
刑罚比较残酷,具有一定的野蛮性和原始性。
同现代法律相比,法律公平是十分有限的
……
实 质: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第3课 古代印度33气候河流土壤温暖湿润 定期泛滥 肥沃 印度河恒河流域是整个南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自然条件发展农业一、地理环境34摩亨佐·达罗哈拉帕  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城市国家。其中,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最著名。文明历程35 种姓制度 材料:据新德里媒体报道,印度北方邦日前发生惨剧,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年轻情侣被村人吊死。这位20岁的青年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他18岁的心上人属于较低等级的种姓。据当地警方称,他们逮捕了这对情侣的亲属,因为他们也参与了将两人吊死的暴行。警方还表示,几乎全村老少都反对这对年轻情侣不同种姓之间的婚姻,认为这是大逆不道。思考:材料中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被吊死?因为两人在种姓制度中的社会等级不同,而遭到歧视和凌辱。三、种姓制度36 种姓制度形成: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社会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被称为种姓制度。§种姓制度的形成、内容及影响内容:
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目的: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实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猜猜他是那个等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为主
从事宗教事务
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职业。
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吠舍婆罗门首陀罗刹帝利◆◆◆◆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激化 了社会矛盾。佛教产生背景39产生背景: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
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创 始 人:乔达摩·悉达多,
后被称为 “释迦牟尼”。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4041①宣扬“众生平等”,
反对婆罗门的特种姓制度。②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
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2. 佛教的教义42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这一主张表面上是要反对古印度的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佛教许给人们的只是虚幻的平等,而不是现实世界的平等,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并且把刹帝利摆在第一位;她用来世的幸福安慰今生不幸的人;它要求人们服从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要忍耐顺从,不要反抗。佛教成了统治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3、如何理解佛教教义?受到下层人民的欢迎。受到统治者的欢迎43佛教的传播 印 度中 国44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45古代埃及古埃及文明:“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定期泛滥,两
岸留下 肥沃淤泥,促进农业发展)
文明:公元前3500年出现,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
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图特摩斯三世最强大)
文明成就:天文学、数学、医学、太阳历、象形文字 金字塔:法老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一身
法老与金字塔:金字塔的修建,反映法老无限权利第一课用途:法老陵墓
意义:古埃及文明象征,反映古埃及经济发展
水平,古埃及人智慧结晶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意义: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表明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第二课强盛: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 统一两河流域
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两河流域:两河指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又称 美索不达米亚
文明:公元前3500年出现,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
文字:楔形文字古代印度流域文明种姓制度:佛教诞生:印度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内容:反对第一等级特权,提倡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传播:公元前3世纪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传新疆第三课建立:雅利安人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
内容:第一等级婆罗门,祭祀;第二等级刹帝
利,军事及行政;第三等级吠舍,农商
畜牧;第四等级首陀罗(服务前三个等
级),农、畜牧、捕鱼、手工;流域:印度河流域
文明:公元前23到前18世纪 哈腊帕、摩亨佐等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