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2012届第一学期高一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卷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70分 51-60 每题2分)
1.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关系的是图中的 ( )
A B C D
2.下列各组行星中,按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金星、火星、水星 B.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C.木星、火星、地球 D.天王星、土星、木星
3.太阳活动增强时,地球上相应的变化是 ( )
A.南极冰山融化速度增快 B.火山地震频发
C.南极上空臭氧空洞明显增加 D.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4.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最根本的原因是 ( )
A.地球距太阳远近适中、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质量
B.地球上有固体表面
C.地球不断自转
D.地球绕太阳公转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7号”发射升空。28日17时37分,在绕地飞行45圈后顺利返回地面,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5—7题。
5.“神舟7号”发射时,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电视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 )
A.9月25日8时10分 B.9月24日8时10分
C.9月25日16时10分 D.9月26日10时10分
6.在飞船飞行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7.在飞船飞行期间,聊城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是 ( )
A.昼长夜短,白昼在变长 B.昼长夜短,白昼在变短
C.昼短夜长,白昼在变短 D.昼短夜长,白昼在变长
8.下图为地球自转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晚,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 ( )
A.M地的白天比N地短
B.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N地
C.N地为日落,M地为日出
D.M地大约3点钟日出,21点日落
9.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读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分析回答10—12题。
10.当地球公转到a点后的一段时间内 ( )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C.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11.当地球公转位于c点时 ( )
A.一天中北京的昼长明显长于广州
B.四川盆地可能受到印度洋气流的影响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聊城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广州
12.当地球公转位于a点附近时 ( )
A.夏威夷高压仍会进一步加强 B.我国的锋面雨带开始南移
C.地中海地区进入温和多雨的季节 D.我国塔里木河进入枯水季节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能够表示上升冷凝的箭头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图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⑤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15—16题。
15.5.12汶川大地震是由于图中的哪两大板块碰撞引起的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16.乙图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B.台湾岛就处在乙图所示的板块边界上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乙图相同 D.乙图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读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17—18题。
17.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 )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18.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0.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7月份亚欧大陆与太平洋气压分布及P地风向的是 ( )
A B C D
22.北半球中纬地区有一闭合气压系统,其风向为顺时针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系统气压状况为低气压 ②该系统中心气流以下沉为主
③该系统东部吹偏北风 ④该系统气流状况为气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气流是辐合上升的,气温日较差比②地小
B.①地气流是下沉辐散的,气温日较差比②地大
C.②地气流是辐合上升的,气温日较差比①地大
D.②地气流是下沉辐散的,气温日较差比①地小
24.在等压线转折比较显著的地方常形成锋面,图中 ( )
A.M一线可能出现暖锋 B.M一线可能出现冷锋
C.N一线可能出现暖锋 D.N一线可能出现冷锋
读下图,回答25—26题。
25.与M地相比,N地 ( )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26.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 )
A.两地都多云雨天气 B.两地都多晴朗天气
C.M地多有阴雨天气 D.N地多有阴雨天气
27.下图为某四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其中位于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深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完成28—29题。
28.若此图代表海陆间循环,则 ( )
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乙处地面状况单一,水分差异小
C.③代表径流输送
D.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29.若此图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图,则 ( )
A.印度半岛吹东北风 B.非洲南端进入多雨季节
C.山东半岛寒冷干燥 D.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
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局部),完成30—31题。
30. 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 D.大洋西岸为寒流
31.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明显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下图是“理想大陆中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32—33题。
32.图中反映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主要的是 ( )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33.图中A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温带草原
34.黄土高原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该事例体现 () A.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 B.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35.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36、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单位:hPa),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37、下列各运动方向,属于逆时针方向的是( )。
A、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B、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C、从南极上空看西风漂流的流向 D、夏季的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38、假设有一艘油轮在太平洋赤道北侧发生石油泄漏现象,下列国家的海域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A、美国、印度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法国 D、日本、菲律宾
39、图5所示,关于气压中心A和锋面B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是北半球气旋,B是暖锋 B. A是北半球气旋,B是冷锋
C. A是南半球气旋,B是暖锋 D. A是南半球气旋,B是冷锋
40、我国北方季风区有一条大河,一年内有两次汛期,该河补给水源主要是
A、雨水和地下水 B、雨水和冰川融水
C、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 D、雨水和湖泊水
41、从北京开往广州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
A.对西边铁轨磨损较重 B.对东边铁轨磨损较重
C.两边铁轨磨损一样重 D.对两边铁轨都无磨损
42、下列四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外貌类似于华山西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3、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30oN附近 B.乙点位于30o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44、主要由大气的反射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B.冬季多云的夜晚比较温暖
C.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 D.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是明亮的
45、当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示状
态时,此时正是
A.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B.北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C.北太平洋低压(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
D.北大西洋低压(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
4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季风气候特点的是:
47、若此图为低纬大气环流示意图,甲、乙位于近地面,则
A.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B.乙处多锋面雨
C.甲处多对流雨 D.乙处由热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48、、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丁代表岩浆岩 B.丙代表沉积岩
C.②代表变质作用 D.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49、“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桉树原生长地是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是在引种到我国的云贵高原后,却引发了令人头痛的生态问题:引种地区的地下水位严重下降,桉树林及其附近的草木大量枯死……分析材料,据此回答以上案例,能够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①地理环境中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引进外来物种,需要考虑地域环境的差异性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某个要素的变化,但不会引起整个环境的改变
④引进外来物种,必然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A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50.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
A.地域差异性 B.数量的有限性 C.整体性 D.分布的规律性
下图为“某月3日~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图”,读图回答51-53题。
51.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以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为存在和发展前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 B.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
C.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
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54-55题。
5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该地昼长为16小时
B、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0小时
D、北京时间12点时该地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55、该地的时区是
A、东二区 B、西二区
C、东四区 D、西四区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
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56-57题。
56、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
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A.① B.② C.④ D.⑤
57、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B.② C.④ D.⑤
58、一架飞机从中国上海于北京时间10月1日17时飞往日本东京(东九区),需2小时,到达目的地时,日本东京时间是( )
A.10月2日17时 B.10月1日18时 C.10月1日19时 D.10月1日20时
5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反映了生态系统的()
A.物质循环关系B.能量流动关系 C.生态金字塔关系D.食物链关系
60、除自然带的三种分布规律外,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的现象。判断下列分布属于非地带现象的是
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 B、长白山的温带针阔混交林
C、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亚寒带针叶林D、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61.下图是某房地产公司在聊城市(约36°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幢商品房阳台朝向为 方向(南或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2)若在该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原楼底层的阳光,那么设
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 。
(3)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
(4)当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 。从C公转到D时,聊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6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重要因素。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性。
(2)“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甲中该风带的风向 。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_______。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
63.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1分)
(1)图中M处能否勘探到石油 ,该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为 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
(3)图中N处是否适合修筑公路 ,理由是 。
(4)假设该地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此处洋流按性质划分属 ,对沿岸的气候起到
的作用。
(5)假设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该地属于 气候,其成因是 。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DAA 6—10 DCDDB 11—15 CAABB 16—20 BCBBB
21—25 DCADB 26—30 CBCBA 31—35CACBC 36—40 ABDBC
41---45 ABAAB 46-50 DCCAC 51-55 DDCAD 56-60 CADAD
二、综合题
61.(8分)(1)南 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照(2分)
(2)两楼的间距 冬至日前后的正午太阳高度(2分)
(3)23°26′N 夏至(2分)
(4)由小变大 昼短夜长(2分)
62.(11分)(1)整体(1分) (2)风向:西南风(1分)
(3)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2分)
(4)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3分)
(5)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 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4分)
63.(11分)(1)不能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较紧实,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2分)
(2)海陆间 岩浆 沉积(3分)
(3)不适合 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等不良后果(2分)
(4)暖流 增温增湿(2分)
(5) 亚热带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