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3节吸收作用说课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3单元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3节吸收作用说课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22 19:1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吸收作用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程序
说板书设计
说课内容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第三节 吸收作用
蒸腾作用、运输作用等
水的吸收
无机盐的吸收
第一节 光合作用
第二节 呼吸作用
说教材
二、学习目标
通过探究与观察实验,学生能够说出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学生能够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根毛。
(3)学生能够说出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并能说出无土栽培的要领和发展前景。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得以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了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形成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自主探究
了解无机盐的作用、土栽培原理
学生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体会研究生命科学的价值
说教材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
(1)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根毛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过程
2、教学难点
3、教学重点、难点处理
(1)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2)从感性知识入手,充分利用初中学生已经具有判别溶液质量分数大和小的生活体验,精心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对比后得出结论,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说教材
二、教学方法
探究法为主,再辅以演示、讲授和讨论等方法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相结合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在生活实践及小学的自然课中,已对“根的吸收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2、本节知识涉及到一些物理化学知识,七年级的学生此时还不具备这些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3、通过半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已学会和体验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因此,学生完全有能力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进行自主探究,设计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实验方案。
说 教 法
说 学 法
一、学习方法
1、合作学习
2、探究式学习法
二、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比观察能力、对照实验的设计能力
说教学程序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引入新课:植物细胞可以吸水和失水
激发兴趣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
收集与问题有关资料
做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并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
发现并提出问题
得出结论
演示准备的实验材料
合作讨论
1、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2、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细胞吸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细胞失水
水往高处流(浓度高)
三、根—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植物形形色色的根
观察看看
1.根的主要吸水区域是根尖的哪个部分?
2.根与土壤接触面积是怎样扩大的?
3、根毛吸水的条件
4 、根毛适于吸收分的结构特点:
—合理灌溉—
水稻田
玉米地
节约用水!
科学用水!
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他们在做什么?
植物的生活除了需要水以外还需要无机盐
观察比较
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培养的玉米幼苗
知识迁移
合理施肥
五、无土栽培
离开土壤,你觉得图中的植物能一直生长下去吗?
无土栽培
六、实战演习
1、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______对植物生活的重要性.
A.水分 B.无机盐 C.阳光 D.空气
2 、已知土壤溶液浓度为20%,若根毛细胞能够从中吸收水分,则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应为( )
A.15% B.10% C.20% D.30%
3、在植物栽培过程中为什么一次施 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4、移栽植物时为什么根部要带很多的土?
5、盐碱地里的庄稼为什么长不好?
反馈教学
七、总结巩固
巩固重点知识
引出下节课
2、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小部分保留在植物体内,被植物体利用,那么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分又去哪里了呢?
1、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细胞吸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细胞失水
根—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合理施肥(无土栽培)
板书如下:




吸收作用
重难点醒目
说板书设计
水分的吸收
无机盐的吸收
第三节 吸收作用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植物吸水的基本结构——根毛
根毛对水分的吸收
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

无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