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高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鹤壁高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2-25 19: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鹤壁高中高一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人:张志勤 校对:陈雨轩 2009-12-11
注意: 1.本卷分卷Ⅰ、卷Ⅱ,满分值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60 分钟。
2.务必将卷Ⅰ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共80分)
选择题(每个2分,共80分)
公元前28年,史书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回答1—2题。
1.上述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2.“黑气”活动的周期约为 ( )
A.23.5小时 B.11年 C.一个回归年 D.一个恒星年
阿布辛拜尔神庙(22° 20' N? 31° 37' E?) ,位于阿斯旺水坝以南280千米,是古代埃及19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崇拜太阳神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的。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只有2月21 日(生日)和10月21日(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读图回答3—6题。
3.阳光射入隧道尽头的两天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以下列哪个节气为对称(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4.从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到登基日这段时间里,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 )
A.一直在变快 B.由慢变快再变慢
C.由快变慢再变快 D.一直在变慢
5.阿布辛拜尔神庙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哪一带呢? ( )
A热带 B.寒带 C.南温带 D.北温带
6.在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登基日那一天,阿布辛拜尔神庙这一天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 )
A.昼大于夜 B.昼夜等长 C.昼小于夜 D.出现极夜
新华网雅加达10月23日电(记者 李晓渝)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东部西巴布亚省23日晚发生里氏6.0级地震。回答7-8题。
7.此时,在附近海域的渔船会有怎么样的震感? ( )
A.左右摇晃 B.没有感觉 C.上下颠簸 D.左右摇晃并上下颠簸
8.这次地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你知道是哪两大板块吗? (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9.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臭氧吸收紫外线 B.云层反射太阳辐射
C.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D.固体杂质反射可见光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可能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 )
A.④和⑤ B.①和⑥ C.③和④ D.③和⑥
11.下列岩石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 )
A.页岩、石灰岩 B.砾岩、大理岩 C.砂岩、玄武岩 D.石英岩、花岗岩
由于自2003年以来连续为枯水年,钱塘江上游径流量偏少,导致钱塘江入海口发生大面积泥沙淤积,早报记者在浙江海宁市实地探访发现,著名的“一潮三看”的3个赏潮点一带均出现大规模“涨沙”现象,钱江潮顿失滔滔,出现“沧海桑田”的景象。回答12-13题。
12.你知道材料中的大面积泥沙淤积是哪一种外力作用减弱的结果吗? ( )
A.流水的沉积作用 B.风的沉积作用 C.流水的搬运作用 D.风的搬运作用
13.下列哪些地貌你可能会在钱塘江入海口处见到 ( )
A.冲积扇 B.风蚀柱 C.海蚀崖 D.角峰
14.对流层的主要特点 ( )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适于高空飞行
15.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
A.地转偏向力 B.摩擦力 C.惯性力心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
16.7月份,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 ( )
A.亚洲高压 B.副热带高压 C.印度低压 D.副极地低压
17.下列地区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是 ( )
A.欧洲西部地区 B.亚洲东部地区 C.北美东部地区 D.澳大利亚东部地区
18.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有 ( )
A. 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B. 都不能形成降水
C. 过境后都有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D. 降水都发生在锋前
19.有关地球适合生物生存的条件,错误的是 ( )
A.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液态水的存在
C.适宜的温度 D.有卫星环绕
20.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大气由外向内依次可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B.最主要的太阳活动是黑子、耀斑和磁暴
C.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色球层上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D.光球层上的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激烈显示
中央气象台25日6时发布台风预报:今年第20号强热带风暴“卢碧”的中心25日5时位于台湾台东市东偏北方大约61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3.8度、东经127.2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回答21—23题。
21.材料中提到的热带风暴“卢碧“属于哪一种天气系统 (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2.热带风暴“卢碧“可以用下列的哪一种示意图表示 ( )

23.下面能够表达热带风暴“卢碧“的移动轨迹的是哪一个? ( )

24.读下图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喜马拉雅山成因是由 (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而成  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挤压而成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 D.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成
读甲、乙两图,回答26--27题。
26.甲图所示地貌名称是 ( )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背斜
27.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28.读右图,有关“气温垂直分布图”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②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B.③层利于飞行
C.①层里有大量臭氧吸收太阳的紫外线
D.①层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旺盛,天气复杂多变
读右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
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30.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近地
面气温高是因为( )
A.大气辐射增强
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
D.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增强
31.左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
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a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图中b是只能使风向偏转的地面摩擦力
③图中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图中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读右边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32--33题。
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受热,近地面形成高压 B.乙地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
C.甲地冷却,高空形成高压  D.乙地冷却,高空形成低压
33.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若甲、乙两地分别代表城市和郊区,则( )
A.甲地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形成“热岛”B.乙地人口集中,工业发达
C.甲代表郊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 D.乙代表城市,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
34.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5.下列地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 (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喜马拉雅山 D.四川盆地
36.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 (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37.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38.在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有两支冷暖性质不同气流相遇的地带位于(  )
  A、赤道附近 B、极地附近 C、南北纬300附近 D、南北纬600附近
39.下图为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最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的是( )
40.有关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B.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出
C.中心气流下沉增温 D.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
第II卷(共20分)
二、非选择题
41.某学校同学在地理教师带领下,对右图所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在三大类岩石中, 在该地区分布最广。
(2)从河谷向东翻过山岭和谷地,在地质构造上依次是 和 。
(3)该河谷是否适合修建水库? 。
(4)如果在该地区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应该在 处。
42.读鹤壁地区的气压系统示意图。图1中数字单位为百帕。A处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图1中可以看出,A处气流和B处气流分别来自于南方和北方,气温有明显差别。因此在A和B之间会形成一个 锋。在下列图甲和图乙中选择正确的表示AB之间的锋面示意图,选择 。
(2)图2为图1所示锋面经过鹤壁市的过程,移动方向为从甲到丙。当锋面位于乙处时,市区往往出现 天气,在锋面从乙处移到丙处的过程中,市区气温的变化是 。
(3)今年冬天鹤壁经历的难得一见的大雪,分析鹤壁的大雪与图甲和图乙中
的 (图甲或图乙)天气系统是分不开的。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5 A B B C A 6—10 C C B B D 11—15 A C C C D
16—20 C B A D A 21—25 C D A B C 26—30 C B D B B
31—35 C B B D C 36—40 A C D A D
41.(1) 沉积岩 (2) 向斜 和 背斜
(3) 不适合 (4) 甲
42.(1) 冷 乙
(2) 阴雨 降温
(3) 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