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六上上:解决问题——银行存款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数学六上上:解决问题——银行存款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4 16:2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版数学六上上:解决问题——银行存款 教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2011版《课标》中指出:“综合与实践”领域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综合与实践”是《标准》的一个特色,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提供了学生进行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的课程渠道。?
?????小学阶段“综合实践”的教学,凸显比较重要的两个特征,一个是综合性,另一个是实践性——首先强调了综合性,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实践是一种探索精神。因此,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更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知识内部的联系与综合应用。
活动背景分析:?
本课以北京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中的‘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一—利率’和‘设计存款方案’为教学素材。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通过课前调研初步探究银行存款的相关知识,第二课时是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践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此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初步了解与银行存款相关的数学知识,并会计算利息。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意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课前我利用虚拟教学平台给学生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去家附近银行搜集并整理有关银行储蓄的资料,并亲自体验定期存款方式之一(整存整取)。课上选取一到两组的学生代表汇报调研结果,班内其他组学生讨论并补充。教师在课上针对学生的调研结果和存款单组织学生深入分析:利率因存期、银行不同而不同;利息也因利率、本金、存期不同而变化。在探究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进而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经验。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实每家每户的储蓄也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献上了一份微薄之力。此课的教学为第二课时《设计存款方案》打下基础。
学生情况:?
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应用课,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一至三年级)以“实践活动”为主题(主要强调“实践”,强调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和第二学段(四至六年级)以“综合应用”为主题的学习后,在小学阶段六年级上册安排的一个学习内容。经过六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主动探究意识并能与同学进行默契合作交流,仍有一部分学生社会调研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比较弱,少部分学生活动中存在依赖性。?
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践学习?
教学手段:启发引导、观察猜测、参与式、合作式、任务驱动式?
课程活动总目标:?
从学习数学的长期发展来看,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对于学生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很重要的。基于此,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加深数学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培养数学思维,提升学生应用意识、创新能力。?
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
2.?通过谈论、交流,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过程中,理解与利息相关的问题,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问题框架(可选项)
1.?“一带一路”这个词你们知道吗?那它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
2.?这么多的钱,银行哪来得呢??
3.?哪个小组自告奋勇,上台分享你们组的调研结果?
4.?利率是什么意思?观察利率表你有什么发现?
5.?利息和谁有关?有着怎样的关系??
6.?你会计算利息吗??
7.?我们一起帮助周博闻同学,计算它的存款单利息是多少?
教学过程:
课前:?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主要靠教师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因此,课前我在互动讨论区上发布了《银行存款》调研单,利用虚拟学校pad平台推送本节课所需要调研的任务,请小组组长将搜集并整理好的储蓄知识上传到虚拟平台上。通过课前小组合作调研,学生提前了解存款的好处、存款的方式、本金、利息、利率等有关储蓄的基础知识,并亲自去银行存款,提前观察存款单中隐藏的数学问题,为课上自主探究利息、利率做铺垫。??
课中:?
我的课堂教学主要依靠“虚拟学校”教学平台的“互动讨论课”和“互动讨论区”、“截图做题”完成,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本课使用了虚拟平台截图做题功能,可以帮助老师迅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迅速调整教学设计,达到高效学习的效果。?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渗透爱国情怀?
截至2017年底,10家中资银行累计在“一带一路”沿海国家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支持项目涵盖能源、矿产、交流基础设施、民生等多个领域。?这么多的钱从哪里来的呢?学生回答?
2.导入课题,渗透理财概念?
??银行的钱来自我们千家万户,其实,我们每个家庭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存款方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调动学生积极性,导入本课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实每家每户的储蓄也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献上了一份微薄之力。此课的教学为第二课时《设计存款方案》打下基础。??
二、结合生活实际,探究学习?
1.?分享调研成果,了解储蓄相关知识?
??课前,王老师给大家分配了一个调研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去银行搜集并整理储蓄相关的知识,哪个小组主动上台分享?你们赞同他们组的观点吗?又补充吗??咱们同学的调查很深入,看得出来,你们不仅智商高而且财商也很高,有理财意识。?
2.?出示学生存单,提出数学问题?
???这是咱们班同学的存款单,结合自己对存款的了解,说说你能读懂哪些信息?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组内同学,将仍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问题。?
4.?组织研讨?
问题:你能读懂其中哪些信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监控:利息、利率、本金、存期各是什么意思?利率是什么?结合具体数据,观察有什么特点?利息和谁有关?有着怎样的关系?你会算利息吗???
5.?再次出示存单,深入研讨。?出示学生3年期存单?
问题:利用刚刚我们所学的知识,帮助咱们同学计算三年期存单。?
【设计意图】通过“存款单”,明确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培养储蓄意识,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三、全课小结?
提升认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货??
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银行存款中的数学问题,其实,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数学有关,希望同学们都拥有一双会发现问题的眼睛,留心观察身边的数学现象,你会有更多的惊喜。??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课上所学。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结合本班学情,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立足学生视角,尊重儿童自由天性,释放儿童问题意识,
也就是“思生疑”“疑中做”“做中探”“探解惑”。?
本课以自主实践为主,看似老师层层引导,实则学生自主性很大,通过虚拟平台“互动讨论区”发布课前调研单,自主搜集存款方式、存款好处、本金、利率等意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课上小组长分享调研结果,深入探究利率因本金、存期、银行不同而不同,利息也因利率、本金、存期不同而变化并探讨出计算利息的方法,在验证利息如何计算的过程中利用pad计算器功能,节约了时间,进而教师把重点放在学生探究利息计算公式中,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计算上,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课后综合实践作业,自主设计零花钱的存款方案,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意识。在学生经历课前调研——课中解疑并总结——课后应用的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关注问题,发展思维;关注综合,沟通联系;关注活动,积累经验;关注探索,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