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欣赏《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
2 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对乐器的辨别能力、肢体体验表现力、想象力。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
教具准备:课件、个别乐器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认识乐器。
师:咱们同学们都五年级了,相信对乐器的了解一定不少,下面就考一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点课件出示图片)这是什么乐器?听听它的声音。
小提琴音色优美抒情。长笛音色明亮、活泼。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单簧管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大管音色低沉、厚重。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定音鼓浑厚,有力。
2、介绍乐曲体裁及作者。
师:这七种乐器的音色都有自己的特点,你都记住了吗?下面老师就带大家走进《彼得与狼》这首交响童话世界里听一听,它是由前苏联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根据童话故事《彼得与狼》创作的。交响童话和童话故事有什么区别呢?谁知道?(用乐器来表现童话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既有音乐、又有故事旁白),让我们听一听,每段音乐用了什么乐器来演奏,音乐表现的是谁?
三、新课教学:
1、欣赏描写彼得的乐段。明快
师:这段音乐是描写谁的?(彼得)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小提琴),在这个故事中,小提琴所演奏的音乐代表的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彼得。
2、欣赏描写小鸟的乐段。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
下面,听音乐,谁来了?(小鸟)所用乐器是?(长笛)感觉小鸟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快乐、高兴的)
3、欣赏描写小鸭子的乐段。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
接下来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双簧管)猜猜是谁来了?(鸭子)
4、欣赏小鸟和小鸭的争执。
哦,小鸭子来了,小鸟和小鸭之间发生了什么?音乐在速度上起了什么变化?这时出现了那两种乐器的声音。(两种乐器交替出现)作曲家用音乐生动的刻画出了这样的情景,真棒。
欣赏描写小猫的乐段。
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就在小鸟和小鸭子争论不休的时候,猫来了,从音乐中,你想像出小猫是怎么来的吗?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猫的形象呢?(单簧管)
6、猫捉小鸟。
猫来了之后,她想干什么?你能听出几种乐器?分别是什么?
7、欣赏描写老爷爷的乐段。音色浑厚的大管
接着往下听,这里所用的乐器和之前的乐器一样吗?(大管),为什么用大管来表现老爷爷的形象呢?(声音低沉,走路缓慢)所以很适合表现老爷爷。
8、老爷爷和彼得。
熟悉的音乐再次回荡在我们的耳边。这回你又听到了那些乐器的声音。可以做出演奏姿势。(双簧管、小提琴)
9、欣赏描写狼的乐段。
注意,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能用你的表情来告诉大家吗?(恐惧、害怕)全班同学一起来做恐惧害怕的表情。
哦,可怕的狼来了!这是什么乐器的声音?(圆号),圆号表现了狼的形象。
9、狼吃鸭的乐段:
接下来狼会有什么举动?又出现了那些乐器的声音?可怜的鸭子被狼给吃掉了。
10、欣赏描写彼得和小鸟抓狼的乐段。
大灰狼的出现,使故事变得越来越紧张,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听听这段音乐用了哪些乐器演奏,做出相应的演奏姿势。
刚才的音乐中还出现了一个人物,他是谁?(猎人)他的枪声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定音鼓)
通过彼得、小鸟和猎人的努力,终于把狼给抓住了。你觉得彼得是个什么样的人?(机智、勇敢)
四.连线练习:
音乐听到这,我们的故事也结束了,通过欣赏这首交响童话,你知道每种乐器所代表的角色是什么吗?
五.小结:这首交响童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们还想不想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下节课再次细细的品味,还可以把这首交响童话边说边表演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