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花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的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花的各部分作用不一 样。
2.在教师指导下,能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解剖桃花,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不同植物的花表现出探究兴趣。
4.能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彩,不乱采摘植物的花朵。
教学重点:认识花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
教学难点:能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解剖桃花。
教学具准备:桃花、百合花等。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展示花的图片,学生边观察图片中的花,边说出它们的名字,学生说不出名字的,教师可进行补充。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并板书:植物的花。
二探究话动
(一)观察桃花,认识花的构造
1.观察花的整体构造。
(1)学生每小组分一朵桃花。观察讨论桃花由哪几都分组成,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展示汇报交流结果,教师评价。
桃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雕蕊组成的.师生总结:民
2.解剖桃花,进步认识花的构造。
(1)教师课件展示,指导学生解剖桃花时的注意事项,镊子的使用方法及操作安全等。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剖桃花,做好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分组展示,教师评价。
(4)教师课件展示雄蕊和雌蕊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雄蕊和雌蕊的结构及特点。
(5)学生展示,教师补充总结: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花药里有花粉。雌蕊由柱头柱和子房组成。
3.课件展示桃花图片,学生总结桃花的构成。
4.教师指导学生了解探究技能:观察。
师: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它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活动。人们在观察前,要思好观察什么,可以利用多种感官感知,也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观察时是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不仅要力争做到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还要把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观察测量的基础上,还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像刚才我们先看桃花的萼片和花瓣,用镊子解剖后再看桃花的雄蕊和雌蕊,这就是在进行由外到内地观察。
5.运用观察方法,观察其他花,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自己带来的其他花,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补充总结:根据花的构造,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在一朵花中,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齐全的花的叫作完全花,例如桃花月季花白菜花;缺少其中都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叫作不完全花,例如黄瓜花、百合花。
(二)小组讨论推测花的各部分作用。
1.学生利用自己手上的花结合现察到的花的各部分的特点,交流推测各部分的作用。
2.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教师出示花苞、蜜锋采蜜、花的各部分特写、刚刚发育的子房图片等。师生总结:
花的花萼和花冠在花开放前能保护花的内部结构:有的花冠有鲜艳的颜色和香甜的气味,能吸引昆虫传粉:雄蕊的花药能产生花粉粒:花丝起到支持花药的作用:雌蕊的柱头是接受花粉的部位:花柱是连接柱头和子房的:子房将来能用来发有成果实。
(三)问题引导,了解花的传粉方式。
1.教师展示多幅蜜蜂采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花的传粉方式。
问题一:在花盛开的季节我们会发现蜜蜂在花丛忙绿着,它们在于什么呢?蜜蜂这么做对植物有什么好处呢?
问题二: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昆虫能帮助植物传粉?
问题三:这些花有什么特点能吸引昆虫帮助它们传粉呢?
学生讨论展示,师生总结:有的花有鲜艳的颜色芳香的气味和甜甜的花密,就能吸引蜜虾、蝴蝶等昆虫帮助它们传粉,这种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
2.教师展示玉米、杨、柳、小麦图片,进步引导学生 思考花的传粉方式。
问题一:像这些没有鲜艳的颜色、香甜的气味和花蜜的花,靠什么来传粉呢?
问题二:为了让风更好地帮助传粉,这些花的雄蕊和雄蕊各部分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展示风媒花的维蕊特写、花药和花粉特写、柱头特写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展
师生总结:有的植物是靠风来传粉的。它们的花花粉很多,粒小而轻.便于被风吹散:花丝和花柱都比较细长,受到风吹容易摆动:有些柱头分支星羽毛状,伸到花外面,有利于接受花粉;有些柱头会分泌點液,以便粘住飞来的花粉。这种靠风来传粉的花是风媒花。
3.教师展示花传粉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传粉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师生总结:花粉从花药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虫媒花是靠昆虫传粉,凤媒花是靠风传粉。
三.拓展活动
教师问题引导:如果在花盛开的时节,恰逢是阴雨连绵,昆虫无法出来活动,而南水又会打湿花粉,这时的植物会怎样传粉呢?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了解人工授粉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