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2比例 冀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2比例 冀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4 12: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2比例
一、单选题
1.如果 x = y,那么x与y的比是(?? )。
A.?1:2????????????????????????????????????????B.?2:1????????????????????????????????????????C.?不成比例
2.用0.25、0.75、24和________可以组成一个比例式.(?? )
A.?8?????????????????????????????????????????????B.?16?????????????????????????????????????????????C.?25
3.解比例
12∶6=x∶11
x=(?? )
A.????????????????????????????????????????B.?1.25???????????????????????????????????????C.?31.5???????????????????????????????????????D.?22
4.根据a×b=c×d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a:c和d:b?????????????????????B.?d:a和b:c?????????????????????C.?b:d和a:c?????????????????????D.?a:d和c:b
二、判断题
5.一幅图上距离是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6米的地图,它的比例尺是1:2。
6.判断对错。 A的 相当于B的 ,A∶B= ∶ 。
7.判断对错 如果a×8=b×17,那么a:b=17:8
三、填空题
8.在比例里,两个________的积等于两个________的积。
9.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_?
10.在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 ,另一个内项是________。
11.一种精密的机器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是4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________。
四、解答题
12.把3.6×4= ×24改写成比例
13.下面是小华6~10岁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1)上表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
(2)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
五、综合题
14.只列式或方程,不计算:
(1)18的 除 的12倍,商是多少?
(2)把一种农药和水按1:2500的比例配制成药水.在1000千克水中,应放这种农药多少千克?(列比例)
六、应用题
15.“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要把522个果冻按人数分给五、六两个年级的学生,已知五年级有84人,六年级有90人.那么五、六年级各分得多少个果冻?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由 x= y,得x:y=1:=2:1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
2.【答案】 A
【解析】【解答】因为0.25×24=6,6÷0.75=8,所以用0.25、0.75、24和8可以组成一个比例式:0.25:0.75=8:24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先将最小和最大的数相乘,求出积,然后用积÷已知的因数=另一个因数,可以求出剩下的一个数,然后将相乘的两个数同时作外项或内项,据此即可得到比例式.
3.【答案】D
【解析】【解答】12:6=x:11 解:????????? 6x=12×11 ?????????????????? x=132÷6 ?????????????????? x=2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
4.【答案】 C
【解析】【解答】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由等式a×b=c×d;
得比例a:d=c:b、c:a=b:d、a:c:d:b.
所以,根据a×b=c×d;
C选项不能组成比例.
故选:C.
【分析】在比例中,两内项的乘积等于两外项的乘积.所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由等式a×b=c×d 可得比例a:d=c:b,c:a=b:d.
二、判断题
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6米=600厘米,所以比例尺为3:600=1:20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前后单位应一致。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由A×=B×,可得A:B=:,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将等式改成比例,相乘的两个数同时作外项或内项,据此解答.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a和8作为外项,b和17作为内项,写出比例就是a:b=17:8,原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两个数作为内项,两个数作为外项写出比例后再判断即可.
三、填空题
8.【答案】外项;内项
【解析】【解答】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故答案为:外项,内项。【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
9.【答案】2.4
【解析】【解答】因为0.3×32=9.6,9.6÷4=2.4,所以=. 故答案为:2.4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
10.【答案】
【解析】【解答】解:1÷= 故答案为:【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因此用1除以其中一个内项即可求出另一个内项.
11.【答案】8:1
【解析】【解答】4厘米=40毫米,比例尺是:40:5=8:1。 【分析】考察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要先换算单位。此题易错点是弄清题意,找出实际距离与实际距离。
四、解答题
12.【答案】3.6∶ =24∶4(答案不唯一)
【解析】【解答】把3.6×4=×24改写成比例3.6:=24:4;3.6:24=:4;:3.6=4:24;:4=3.6:24 故答案为:3.6:=24:4(答案不唯一). 【分析】将等式改写成比例式时,相乘的两个数同时作外项或内项,据此解答.
13.【答案】(1)解:年龄,身高. (2)解:身高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年龄增长,身高也增加.
【解析】【分析】表格中有两栏,第一栏是年龄,第二栏是身高,身高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这两个都是变化的量.
五、综合题
14.【答案】 (1)解:( ×12)÷(18× ),
=3÷15,
= ;
答:商是
(2)解:设应放农药x千克,由题意得:
x:1000=1:2500,
? 2500x=1000×1,
? 2500x=1000, ? x=0.4;
答:应放农药0.4千克
【解析】【分析】(1)先用 乘上12求出积作为被除数;再用18乘上 求出积作为除数,然后用被除数除以除数即可;(2)设应放农药x千克,然后根据农药:水=1:2500列出比例式,再解这个比例即可.本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计算的顺序,或者比例关系,然后列出算式或方程求解.
六、应用题
15.【答案】 解:522× ,
=522× ,
=252(个);
522× ,
=522× ,
=270(个);
答:五年级分得252个,六年级分得270个
【解析】【分析】根据“五年级有84人,六年级有90人”,可求出五、六两个年级的学生的人数占两个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可求出五、六年级各分得果冻的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