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出师表》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出师表》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23 20:24: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出师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反复诵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写作脉络。
二、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三、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四、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学重点】
1. 掌握本文的古今异义字、多义字、通假字、活用字等。
2.了解诸葛亮的建议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寓情于议”“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2、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的这篇杰作。(板书:《出师表》)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青年时隐居乡间耕种,后来,受刘备“三顾茅庐”,出山相助其完成大业。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退敌、六出祁山,一生辛劳,万古留芳,成为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
2、背景简介: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3、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
崩殂( cú ) 菲(fěi )薄 裨补(bì ) 遗(wèi )陛下
阕(quē)漏 陟(zhì)罚臧(zāng)否(pǐ ) 猥(wěi)自
夙(sù )夜 攘(rǎng)除 斟酌(zhēn zhuó)
性行(xíng)淑均 行(háng)阵和睦 庶竭驽钝(shù jié nú dùn)
以彰其咎(jiù) 咨诹(zōu) 郭攸(yōu)之 费祎(yī)
2、视频朗读
3、课文吟唱
4、读准停顿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5、教师范读,读准停顿: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6、全班齐读,读出感情
四、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然后标记出自己感觉理解上有困难的词语和句子。
2.结合课文注释,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初步解决部分难词难句。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解决难词难句。
(一)学习第1段
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皇帝的死cú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ì),此诚(确实)危急存亡之秋(时刻)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懈怠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优待、厚遇),欲报之于(给)陛下也。诚宜开张(扩大)圣听,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遗留yí)德,恢弘(发扬扩大hóng)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看不起、轻视fěibó),引喻失义(恰当),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
2、学生讲述大意
先帝创建大业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成三国,益州地区困苦穷乏,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然而在朝中侍卫大臣毫不懈怠,在外面忠诚的将士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怀先帝对他们有特殊的恩遇,想将此恩报答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当扩大听闻,广开言路,使先帝留下的美德得以光大,使忠臣志士的精神得以振奋,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当,因而堵塞忠诚劝谏的道路。
(二)学习第2段
宫中府中,俱(都jù)为一体,陟(提升奖励zhì)罚臧否(善恶zāngpǐ),不宜异同(不一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罚)赏,以昭(显示)陛下平明之理(治),不宜偏私(偏袒和私心),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
宫廷中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三)讲读第3段。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 (fèi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形→名,善良诚实的人),志虑忠纯,是以(因此)先帝简(通“拣”挑选、选拔)拔以遗(给予wèi)陛下。愚以为(认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副词,都,全)以咨(询问,征求意见)之,然后施行(xíng) ,必能裨(bì) 补阙 (通“缺”缺点quē) 漏,有所广益(益处、效益)。
译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都是贤能老实、志向心思忠诚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廷里的事,不论大小,都同他们商量,然后再去办,这样一定能增加益处,弥补不足,收到更好的效果。
(四)讲读第4段。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善良平正),晓畅(精通)军事,试用(任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因此)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询问)之,必能使行阵(háng部队)和睦,优劣(形→名,能力好的人和能力差的人)得所。
译文:将军向宠,品性良善,办事公正,精通军事,当年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群臣举荐他作中部督。我认为军中的事,都同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中将士和睦相待,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能安排得当。
五、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1、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至四自然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3张PPT)
第一课时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
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的这篇杰作。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青年时隐居乡间耕种,后来,受刘备“三顾茅庐”,出山相助其完成大业。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退敌、六出祁山,一生辛劳,万古留芳,成为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
1、作者简介:
文学常识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2、背景简介:
文学常识
3、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文学常识
1、读准字音
崩殂( ) 菲( )薄 裨补( ) 遗( )陛下
阕( )漏 陟( )罚 臧( )否( ) 猥( )自
夙( )夜 攘( )除 斟酌( ) 庶竭( )
性行( )淑均 行( )阵和睦 驽钝( )
以彰其咎( ) 咨诹( ) 郭攸( )之 费祎(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fěi

wèi
quē
zhì
zāng

wěi

rǎng
zhēn zhuó
shù jié
xíng
háng
nú dùn
jiù
zōu
yōu

2、视频朗读
课文吟唱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读准停顿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4、读准停顿
6、全班齐读,读出感情:
5、教师范读,读准停顿:
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然后标记出自己感觉理解上有困难的词语和句子。
2.结合课文注释,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初步解决部分难词难句。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解决难词难句。
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一)学习第1段
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
)也。然侍卫之臣不懈( )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 )陛下也。诚宜开张( )圣听,以光(
)先帝遗( )德,恢弘(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 ),引喻失义( ),以( )塞忠谏之路也。
cú皇帝的死 

确实
时刻
xiè懈怠
优待、厚遇

扩大
发扬
光大
yí遗留
hóng发扬扩大
fěibó看不起、轻视
恰当
以致
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先帝创建大业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现在天下分成三国,益州地区困苦穷乏,这实在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然而在朝中侍卫大臣毫不懈怠,在外面忠诚的将士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怀先帝对他们有特殊的恩遇,想将此恩报答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当扩大听闻,广开言路,使先帝留下的美德得以光大,使忠臣志士的精神得以振奋,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当,因而堵塞忠诚劝谏的道路。
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2、学生讲述大意
(二)学习第2段
宫中府中,俱(都jù)为一体,陟
(提升奖励zhì)罚臧否(善恶zāngpǐ),不宜异同(不一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罚)赏,以昭(显示)陛下平明之理(治),不宜偏私
(偏袒和私心),使内外异法也。
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宫廷中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译文:
(二)讲读第3段。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 (fèi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形→名,善良诚实的人),志虑忠纯,是以(因此)先帝简(通“拣”挑选、选拔)拔以遗(给予wèi)陛下。愚以为
(认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副词,都,全)以咨(询问,征求意见)之,然后施行(xíng) ,必能裨(bì) 补阙 (通“缺”缺点quē) 漏,有所广益(益处、效益)。
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译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都是贤能老实、志向心思忠诚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廷里的事,不论大小,都同他们商量,然后再去办,这样一定能增加益处,弥补不足,收到更好的效果。
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四)讲读第4段。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善良平正),晓畅(精通)军事,试用(任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因此)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
(询问)之,必能使行阵(háng部队)和睦,优劣(形→名,能力好的人和
能力差的人)得所。
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译文:将军向宠,品性良善,办事公正,精通军事,当年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群臣举荐他作中部督。我认为军中的事,都同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中将士和睦相待,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能安排得当。
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至四自然段。
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