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蚂蚁做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蚂蚁做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3 12: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蚂蚁做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页、第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主动去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清楚理解每一步运算的道理。
德育渗透: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小棒、圆片等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做操的情景吗?今天,一群蚂蚁也来到操场站队做操。你们看他们站的多整齐啊!(出示图片)
揭题:孩子们仔细看一看,发现这里包含的数学知识了吗?
探索体验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法。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1)谁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老师在学生的问题中选择: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
(2)小组合作学习、汇报
一共有48只小蚂蚁。那除了用圈一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外,还有别的方法来计算方法吗?(引出竖式计算)
乘法也可以用竖式来计算。竖式该怎样写呢?
让学生观察数学书中的竖式是怎样写的,并想一想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汇报交流:
A、 竖式在书写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就是两个因数的个位与个位对齐,还有就是乘号要写在第二个因数的前面。
B、 在竖式两个因数的下面画横线,这个横线相当于横式的等于号。
C、 第一个竖式在计算时,先用2乘4,也就是个位上的2乘个位上的4得8,也就是8个一,所得的结果要写在横线的下面;再用10乘4得40,也就是在十位上写4,个位上写。最后把个位的积和十位的乘积加起来就是48。
D、 第二个竖式首先要我们用个位2乘4得8,用积的个位写8来表示;再计算10乘4,也就是在十位上做1乘4;得4,这个4因为是十位的乘积,所以写在十位上,就表示40,合起来就是48。这种书写既简便又美观。
小结:在写竖式时,通常就是用第二种竖式的书序书写方法。
教师板演,学生感受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十 个
位 位
1 2
× 4
4 8 8表示 (4) ×(2)
4表示 (4)× (10)
重点理解积48十位上的4所表示的是4 × 10 = 40
师强调:
(1)在书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
(2)在计算时,我们是从哪一位开始计算?乘积怎样写?
(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乘积与个位对齐,接着我们用这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乘积写在十位上,并与十位对齐。)
2、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213×3=
先来估算一下,这一题的结果大约是多少?
能不能口算出这道题的结果?
(2)除了口算,我们还可以怎样算出这道题的积呢?
想一想如果用竖式,算的过程是怎样的?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计算)
小组交流自己的计算过程。
(3)小结
2 1 3
× 3
6 3 9
比较口算方法与竖式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归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前面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总结,可以先在小组内总结,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三、巩固练习
1、第53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然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说出每一步计算的意思。
2、第53页练一练第4题
先读题,明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求一件大衣多少钱?要做什么运算?为什么?
再思考:求2件马甲和1件毛衣一共多少钱?要做什么运算?
四、拓展提升
有一些水果,不到50个,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或6个小朋友,
都剩下1个,请你想一想,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蚂蚁做操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不进位)

12 × 4 = 48 (元)
1 2
× 4
4 8 8表示 (4) ×(2)
4表示 (4)× (10)
答:一共有48只小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