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引导学生把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然后表达出最近的观察感受。通过此次习作,使学生明确观察时要注意到事物的变化,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教材中的三幅插图对本次习作进行了提示,第一幅图中展现了秋天中树木的不同,这些景物的变化可以作为观察的内容;在路上和学校里印象深刻的场景也可以作为观察对象。教材提供的插图帮助学生拓展了思路。?
【教学目标】?
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你观察中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
2、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选择身边感兴趣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进行观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路,游戏激趣。(5分钟)?
1、谈话激趣:师:我们每天生活在同样的地方,做很多同样的事情,肯定有小朋友会抱怨:我的生活真是乏味极了,没有一点新鲜的东西。真的是这样吗?同学们,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感受,我们就能从家里、学校、草丛里、小河边等地方发现很多新奇有趣的事物。就像一位名人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2、游戏引新:出示图片:在这幅图片中隐藏着几个人,而且是年龄不同,表情不同。仔细观察,看谁能找出来。?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找到的头像,并且要说清楚看到的头像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大家不仅将图片中的头像全部找了出来,还清楚地描述了这几个头像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在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我们这几天观察的内容,一起来展现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板书课题)?
二、交流素材,分享快乐(10分钟)?
1、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探讨自然的奥秘。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2、全班交流。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3、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单,明确仔细观察的方法。指名学生交流小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进行观察的??
小结:看来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可以试着去观察。比如周末在家喂小鸡,你对小鸡的生活习性一定会有所了解。在校内也可以观察,比如课间活动,你看到同学们在玩各种游戏,听到同学们的欢笑声……这都是观察。有了这种好习惯,你写作文就有话可说了。?
三、例文导航,写法提炼(15分钟)?
1、过渡: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观察必须运用五官去搜集信息,就是练习用眼睛、鼻子、耳朵、舌头、手等获取习作的材料。教师以学生谈话内容为例,指导学生把观察的内容写具体。?
2、写好观察感受。在习作的结尾部分要交代一下这次观察的结果,或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件出示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①默读例文,画出描写杨梅的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杨梅的。?
②分析例文的精彩部分。?
外形: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杨梅的形状、大小、刺几个方面来进行描写。)?
颜色: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作者描写了杨梅颜色的变化,由“淡红”到“深红”到“几乎变成黑的了”,作者把杨梅的变化观察得多仔细啊!)?
味道: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抓住“又酸又甜”“甜津津”来感受杨梅味道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作者举例写了自己小时候贪吃杨梅的情形,表达了自己对杨梅的喜爱。)?
③小结:作者从外形、颜色、味道几个方面把杨梅写得具体可感,让人想亲自尝一尝它的滋味。?
四、妙笔生花,完成片断。(8分钟)?
自主交流精彩片段,师生交流评价。(侧重观察是否仔细,发现是否有趣。)?
课末小结,交流评价(2分钟)?
板书设计?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细致观察??????????写想法?
写变化?
看?听?尝?闻?摸?量?数????写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