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练习:阶段综合测试卷(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后练习:阶段综合测试卷(五)(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23 12:2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综合测试卷(五)
(第五、六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咆哮(páo) 掸土(dǎn) 诡谲(ɡuǐ) 哗众取宠(huā)
B.镣铐(liáo) 骚动(sāo) 砧板(zhēn) 悄然无声(qiǎo)
C.翘首(qiáo) 伫立(zhù) 睥睨(pì) 公正不阿(ē)
D.怯懦(nuò) 炫目(xuàn) 稽首(jī) 蹑手蹑脚(niè)
【解析】A.哗(huá);B.镣(liào);D.稽(qǐ)。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洗干净毛笔上的墨汁,看似小题大做,实是干净的为官智慧。
B.黄群、宋月才、姜开斌面对台风和巨浪,挺身而出,为保护国家重点试验平台壮烈牺牲,用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
C.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稳定的竞技状态,快递小哥雷海为夺得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决赛的冠军,令人叹为观止。
D.那座雄伟壮丽的宫殿,就是闻名遐迩的成吉思汗陵。
【解析】C.“叹为观止”形容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2分)
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解析】A.主语缺失,删去“通过”或“使”;B.否定不当,删去“不”;C.搭配不当,将“坚持”改为“倡导”,“增强”改为“实行”。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明代作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通过刻画科举制度下的众多士人形象,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做出了深刻的批判。
B.“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
D.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各种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关公的红色脸谱代表忠义。
【解析】A.吴敬梓是清代作家。
5.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春去春回几番景,花开花落总关情。春水初生,白居易信马踏春钱塘湖畔,“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款款而至;夏花绚烂,周敦颐流连荷池,“予独爱②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君子之风盈盈其间;秋风萧瑟,秋瑾小住京华,“③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知音难觅的孤独涌上心头;北风卷地,冬雪骤降,岑参戍守边塞,“④忽如一夜春风来,⑤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想象化冬为春,奇情逸发。而当落花时节,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即便潇洒如李白,也不免在“⑥杨花落尽子规啼”时生出几分伤感;然而,也总有人能跳出落英伤怀的窠臼,龚自珍就以“⑦落红不是无情物,⑧化作春泥更护花”赋予了落花别样的情意。
6.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几部作品:《西游记》《水浒传》《简·爱》,觉得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或归驯”的思考,你认为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5分)
孙悟空(《西游记》)  林冲(《水浒传》)  简·爱(《简·爱》)
我选示例:孙悟空。看法:孙悟空在花果山统率群猴,逍遥自在,自称“齐天大圣”,意与玉帝比肩。玉帝镇压未果,以官封弼马温相招揽,孙悟空起初心喜,后来发觉官微,顿觉受辱,勃然大怒,大闹天宫。这是他强烈反抗精神的体现。
7.盐海中学开展“走近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同学们观看科技成果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7分)
(1)在第一展厅,显示屏上有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能超过20个字)(3分)
人民日报5月20日电 浪潮集团日前发布全新人工智能一体化系统“浪潮元脑”,该系统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深度学习框架与工具等产品,具有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系统优化服务等能力,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创新支撑,加速产业人工智能化进程。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浪潮元脑”的发布,标志着浪潮人工智能战略的再度升级,实现了从“能力构建”到“能力输出”。
浪潮发布“浪潮元脑”系统,人工智能战略再度升级。
(2)来到第二展厅,同学们看到一张关于甲、乙两家科技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的统计图请你根据此图,写出两点结论。(2分)
甲、乙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统计(单位:亿元)
①甲、乙两家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均呈逐年增长趋势;②甲公司近四年研发经费支出均远超乙公司。
(3)进入第三展厅,同学们看到一组展示中国科技进步成果的实物模型。大家探究发现,它们的命名都很有特色,请选择其中一个分析其命名的深意。(2分)
①登月探测器——嫦娥 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③全球定位卫星系统——北斗
选择:示例:①/②/③(填序号),命名的深意:“嫦娥奔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最为广泛的美丽神话。以“嫦娥”命名中国登月工程,实现了古人对“登月”的幻想,可以赋予它更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气息。/“悟”有领悟的意思,“悟空”寓意领悟、探索太空之意;另一方面,寓意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探测器犹如悟空的火眼金睛,可以在茫茫太空中,识别暗物质的踪影。/北斗七星能够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寓意全球定位系统也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古诗词赏析。(6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②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作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②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8.下面对两首词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南乡子》的上阕,词人一问“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二问“多少事”,感慨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B.《南乡子》的下阕,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表达渴望收复山河、为国效力的思想,也流露出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C.《清平乐》的上阕,开头两句写室内所见,后两句写耳中所闻。“自语”运用拟人手法,将风吹窗纸的声音描摹出来,萧瑟破败之状跃然纸上。
D.《清平乐》的下阕,“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写词人因念念不忘恢复中原而彻夜未眠,眼前现实使他益思奋勉,不坠壮志。
【解析】“秋宵梦觉”指的是深秋的夜里,词人从梦中醒来。
9.两首词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但在艺术风格上却表现为一豪放一婉约。试结合词作简要分析。(4分)
①《南乡子》风格豪放。全词放眼中原大地,思接千古兴亡,境界高远。②《清平乐》风格婉约。全词着眼细小景事,抒壮志难酬之情,描写细腻,平淡中蕴含深情。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曹玮知①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③,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④。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⑤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⑦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知:主管。②虏兵:敌军。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mí):束缚。⑥少选:一会儿。⑦几:接近。⑧痹:麻痹。⑨阑:残尽。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1分)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小惠未遍(遍及、普遍) (2)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3)玮侦虏兵去已远(离开) (4)玮又使人谕之(派遣)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公将鼓之 不若弃之 B.可以一战 故为贪利以诱之
C.乃入见 乃止以待之 D.战于长勺 言于玮曰
【解析】A.起补足音节的作用/代词,指牛羊;B.凭借/来;C.就;D.在/对。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2)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敌人正苦于奔波,疲劳极了,(听了这话)都很高兴,整顿了军队休息了很长时间。
14.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又是什么?(4分)
【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在军事上后发制人。【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最关键的原因是避敌锐气。
【乙文参考译文】
曹玮主管镇戎军时,曾出战小胜,敌军退去。曹玮侦察敌军退离已远,于是就驱赶着缴获的牛羊和辎重车辆,缓慢地驱赶着返回,很是不成军队行列。他的部下担忧此事,对曹玮说:“牛羊无用,只是束缚军队。不如抛弃它们,整顿队伍返回。”曹玮没回答,派人去侦察。敌军离开几十里,听说曹玮贪得牛羊之利,并且军队不整齐,立刻就返回袭击曹玮军队。曹玮军队行进更加缓慢,行进中找到地势有利的地方,就停下来等待敌军。敌军将要到来,(曹玮)派人对敌军说:“你们远来一定很疲劳,我不想趁着别人疲怠作战,请你们让战士和马休息一下,隔一会儿就决战。”敌人正苦于奔波,疲劳极了,(听了这话)都很高兴,整顿了军队休息了很长时间。曹玮又派人告知他们:“休息好了可以相互驱马进攻了。”于是各方击鼓发兵进攻,一交战就把敌军打得大败,于是抛弃了牛羊返回。曹玮慢慢地对他的部下说:“我知道敌人已很疲劳,故意做贪利的事来引诱他们。等到他们再来,将近行走百里了,如果趁着他们有锐气便交战,还会有胜负。走远路的人如果稍稍休息,那么腿脚疼痛麻木就站不起来了,士气也残尽了。我凭这些打败了敌人。”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8分)
爱国的内涵
①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美德。新时代,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懂得爱国的内涵。
②爱国的内涵是什么?陆游在《病起书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做了最好的诠释。历史上,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数十年心志不变,都是中华儿女心系祖国的写照。
③爱国的内涵是什么?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荡气回肠。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爱国就是要以身许国、不存杂念。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灵魂。
④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甘延寿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为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数中华儿女执着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戚继光,一代名将,面对倭寇入侵,奋起组建“戚家军”,潜心操练,英勇奋战,终于将倭寇赶出国门;   。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⑤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爱国要以敬重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途上,我们要肩负重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章有改动)
1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第①段从“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切入,引出议论对象“爱国的内涵”。
B.第②段采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爱国的内涵。
C.第⑤段从目的和行动上论证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D.全文从四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层层递进,结构清晰完整。
16.如果要在第④段的横线上补充一句话,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C)(2分)
A.詹天佑,我国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凭借杰出才能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建,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回击。
B.任正非,75岁的华为公司创始人,在众多媒体面前表示:要拥抱世界,依靠全球创新发展,为中国企业砥砺奋进树立榜样。
C.李文波,一个普通的南海守礁士兵,二十年坚守,他从健壮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小老头”,他就是守护祖国的一块坚不可摧的礁石!
D.林俊德,一位将军,也是一位院士,他参与了中国45次核试验,他人生75年都默默无闻,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17.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请依据文章的内容简要概括。(4分)
爱国的内涵是心系祖国(或“位卑未敢忘忧国”),以身许国,守护祖国(或保卫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传承文化(或继承和弘扬文化)。
(四)文学类作品阅读。(13分)
布朗太太的房子
王若冰
春天开始的时候,我再次登门拜访布朗太太。
布朗太太来开门时,精神明显比前两次差了不少,但稀疏而发白的头发却打理得很整齐。她还是礼貌地请我进门,将我让到沙发上,不过她开门见山地对我说:“年轻人,我还是无法改变我的想法,房子我不能卖给你。抱歉。”我这一次并没有急着回答她,而是看着布朗太太说:“布朗太太,您知道您的这套房子已经50年了,一套50年的木房子,按照现在这个区域的价格,只值50万澳元,可是我上一次已经给到您150万澳元,您还是不同意。布朗太太,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我直视着她,内心有一股无名之火在往上蹿。但是我还是尽力地往下压了压。谁知,布朗太太却似乎一点也不急。她很淡然地在沙发上坐下,看着我说:“我今年已经85岁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有了这150万澳元,我的余生会过得很轻松。但是,我还是那句话,房子,我是不会卖的!请回去吧!”
布朗太太的话再次深深地激怒了我。可是,我知道,面对这样一个固执的老人,我除了忍耐,别无选择。去年初,我在这个区域看上了包括布朗太太家在内的6套老房子,这虽然是个老区,但是位置很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其他的家庭都很痛快地答应并把房子卖给了我。因为每家我几乎都是双倍或者三倍的价格买下的,因此每户人家都非常高兴地拿着钱去买新房子了。但是,当我来到布朗太太家时,却在这里卡住了。尽管我说尽了好话,布朗太太也不松口,让她出价,她也根本不理会,只对我说:“年轻人,我不会把房子卖给你!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这一次,我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来的。我知道布朗太太无儿无女,布朗先生已经过世多年,她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孤独度日,生活得并不富裕。况且布朗太太的房子在中间,我一旦改变了计划,损失将难以估算。就因为布朗太太不同意,我在这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难以进行,如今都快一年了,还毫无进展,我这一次要是再不成功,后果连我自己都难以想象。
“布朗太太,我知道您对这座房子有感情,毕竟住了这么多年,留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您的心情我都能理解。不过,这房子毕竟已经50多年了,其他的几户都已经搬走了,您看看现在您的周围已经被夷为平地。您一个人在这里不寂寞吗?我可以出价300万澳元,这是我最后的底线,如果您同意,我们现在就可以签订合同。我甚至还可以帮您找到一套合适的房子,帮您搬家。我保证您会满意的!”
我极力地想说服布朗太太。
但是,布朗太太似乎一点不为所动,她扭过头,望向窗外,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那是一个大大的葡萄架,上边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叶子。布朗太太的目光在葡萄架上游移了一会,转过头对我说:“年轻人,我知道这些。我都看到了,几户老邻居都搬走了。我的周围已经变成了一片平地,没有一点烟火气息了。但是,我要告诉你,我一点也不孤单,相反我比以前更加充实与满足了,是发自内心的满足。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还有多少时间,但是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不会离开这套房子的。”她说得异常坚决,然后又把目光落在窗外的葡萄架上,久久不肯离开。
显然,这一次我又失败而归。
因为再也不能等待下去,我放弃了布朗太太的房子,只能改变了建筑计划,决定绕过布朗太太的家,分成两部分来建筑。
可是,施工还没有开始,就传来了布朗太太过世的消息。布朗太太的代理律师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一趟。再次走到布朗太太的家,一种发自内心的凄凉感不由得升起。律师掏出一封信递给我。信是布朗太太写的,在信中,布朗太太说,她不把房子卖给我,与价格根本没有关系,因为这套房子是她的丈夫亲自盖起来的,她的丈夫布朗先生的骨灰就葬在后院的葡萄架下,这些年,她觉得丈夫一直在身边陪着自己,她已经习惯了每天坐在葡萄架下与丈夫对话的日子。布朗太太还说,她死后愿意把房子赠给我,只希望我能保留后院的葡萄架,并把她的骨灰也一起葬在那里,她就心满意足了。
我读完后,内心长久无法平静。我依然按照后来的计划施工,保留了布朗太太完整的家,并且将布朗先生与布朗太太的爱情写出来,将房子免费开放给人们参观。每天,葡萄架下都会有一些伴侣拿着鲜花来祭奠!
我总在没事的时候,走进后院的葡萄架,心里默默地说:布朗先生,布朗太太,愿你们安好!
(选自《2018小小说选粹》)
18.下面关于小说内容与手法的解说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小说中布朗太太是一个固执而愚蠢的人,“我”给她天价赔偿,她不为所动,在死后,却把房子送给了“我”。
B.“我”没花一分钱就得到布朗太太的房子,“我”很高兴,于是“我”总拿着鲜花来祭奠布朗夫妇。
C.就算布朗太太不同意卖房给“我”,“我”也没多大损失。因此,布朗太太把房子送给“我”,“我”就将房子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D.这篇小说运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19.“我”读完布朗太太的信后,为什么“内心长久无法平静”?(4分)
被布朗太太默默地捍卫、坚守自己的爱情的这一行为感动(或被布朗太太“情胜于利”、感情比金钱更重要)的价值观感动;因为自己对布朗太太的误解而感到愧疚。
20.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具体分析。(3分)
①追逐利益的人。为了追逐更大利益,几乎都是双倍或三倍的价格买下了另外五家的房屋。不惜天价收购布朗太太的房屋。②有眼界的生意人。布朗太太他们居住的这个区域虽是个老区,但是位置很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看上了包括布朗太太家在内的六套老房子。③有耐心有教养的人,多次去说服布朗太太卖房,都被拒绝,心里有怒火,但一直克制情绪,保持绅士风度。④有爱心和良知的人。知道布朗太太不卖房的原因而感动,让房屋完整保存下来,还写了他们夫妇的爱情故事,让大家来参观布朗太太的房屋。
21.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可以去掉,你是否认同?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4分)
示例一:认同,文章情节在倒数第二段已经很完整,主题已经很清楚地表现出来。去掉最后一段不会影响文章内容。 示例二:不认同。有了文章最后一段更能突出“我”的形象。“我”因误会布朗太太而内疚。“我”被布朗太太捍卫、坚守爱情的事迹感动,因此常去看看房屋,更能体现出“我”是一个有良知的生意人。
三、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50分)
材料一: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研学之旅、成长之旅活动。
材料二:艺术若是最美的花朵,生活就是开花的树木。
(《傅雷家书》)
材料三:孩子成长需要榜样,以什么样的人为偶像,关系到人生道路的选择。
——于漪(教育家)
要求:(1)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一则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