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国庆七十周年阅兵——王者之师
i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族抗战
1. 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
(1)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2)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3)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 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日本政策
改变导致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汪精卫在南京伪国民政府
成立仪式上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延安大生产运动
共产党
国民党
反应
反应
全民族坚持抗战
汪精卫叛国投敌
1941年1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坚持抗战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全民族坚持抗战
周恩来的题词
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6日。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同时密令其数十万军队准备进攻华中新四军,从而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
中共中央在揭露蒋介石罪恶阴谋的同时,为顾全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并连电东南局和军分会书记项英,乘国民党军尚未部署就绪,迅速率部北移,防止遭到突然袭击。[1]
1941年1月4日,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共9000余人北移。6日,当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7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措施失当,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与对方谈判被扣,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17日,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声称要将叶挺交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众志成城
国民党: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界: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全民族抗战
全民族坚持抗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国民党
共产党
青年
妇女
工人
华侨
文艺界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1945年4月,延安
(1)总结了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1
2
时间、地点
主要内容
中共七大
(2)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内容: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意义: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中共七大
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团结:
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胜利:
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民主革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中共七大
战略
日本投降
反攻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了局部反攻。
2)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3)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4)8月9日,毛泽东的发表《对 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宣布投降
1945年4月,德国法西斯希特勒自杀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枚原子弹。上图表示的是原子弹的蘑菇云及原子弹后的城市惨像。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苏联红军向东北兴安岭地区的日军发动进攻
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向日本关东军进攻
八路军解放山海关
八路军收复石家庄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02
01
03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1)就国内而言:
①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去的完全胜利地
民族解放战争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
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
础。
2)就国际而言:
①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日本改变策略
中共七大召开
日本投降
汪伪政权建立
皖南事变发生
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对占领区加强军事统治
和经济掠夺
全民族坚持抗战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
全民族坚持抗战的结果
近代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张自忠、左权殉国
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时,日军对华政策的变化主要有( )
①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②加紧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③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扩大侵略利益
④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课堂检测
2.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D.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
3.日本帝国主义被迫无条件投降是 ( )
A.1945年8月14日 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3日
4.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B.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帮助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
B
A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证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顽强生命力和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