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抵抗弯曲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抵抗弯曲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3 10:0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抵抗弯曲
【理论指导】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胆推测、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本课我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把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探究,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通过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
本课作为本单元“形状与结构”的伊始课,首先引导学生认识房子、桥梁都有柱子和横梁,靠柱子和横梁支撑,而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由此引入本课的内容——横梁的抵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本课只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梁的抵抗弯曲能力与横梁宽度、厚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数据,学生分析发现纸的宽度增加,抵抗弯曲能力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抵抗弯曲能力会明显增加,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最后学生用实验得出的结论解释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 合作探究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认识了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些力。并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已经能够识别变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和厚度有关,增加宽度可以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可以大大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能力目标
猜想影响抗弯曲能力的因素,能够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记录、分析数据并探究得出结论。
3.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学生既能够大胆进行猜想又能在探究中细心操作。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猜想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并探究横梁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
识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变量;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不同宽度、厚度的纸若干张;规格相同的垫圈若干枚;规格相同的木块;实验记录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诱发思维
1.出示图片,寻找建筑物上相似的地方。
2.出示实物,找一找柱子和横梁。
3.横梁和柱子谁更容易弯曲和断裂呢?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是建筑科学上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二、科学探究 激活思维
(一)发现问题大胆猜测
1.出示实验器材。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由实验,测量小组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3.统计实验数据。
4.观察实验数据,猜测影响纸梁抗弯曲能力的原因。
(二)小组合作制定方案
1.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补充完善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探究新知
1.小组展开实验。
2.做好实验记录,完成实验记录单。
汇报交流畅谈收获。
小组派代表展示实验数据,分享实验收获。
分析收据得出结论
三、知识运用 深化思维
1.增加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你有什么办法?
2.同一根横梁立着放好,还是横着放好呢?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发散思维
1.你能解释图片中的现象吗?
2.课后探究。
3.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抵抗弯曲
纸梁宽度 增加 增加
纸梁厚度 增加 大大增加

柱子间距
弯曲程度 规范操作
垫片位置
......
【实验记录】
《抵抗弯曲》科学实验方案设计表
第 组
研究的问题
纸梁的宽度(厚度)与纸梁的抗弯曲能力有关吗?
我们的猜测
需要改变的条件
不能改变的条件
实验注意事项
《抵抗弯曲》科学实验记录单(一)
第 组
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纸梁的宽度
(以最窄的为标准)
1倍宽
2倍宽
4倍宽
8倍宽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
实测
不测
我们的发现
《抵抗弯曲》科学实验记录单(二)
第 组
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纸梁的厚度
(以粘在一起的张数计算)
1倍厚
2倍厚
4倍厚
8倍厚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
实测
不测
我们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