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乘法
6.6《买矿泉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4.通过合作、交流,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学校要开运动会了,老师要给同学们买一些矿泉水。看看老师在买矿泉水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解决,好吗??
2、师:(教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遇到了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解决买矿泉水时遇到的问题。(板书课题:买矿泉水)?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从中能获取那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师:谁来汇报一下??
汇报:张老师买来2箱矿泉水,每箱24瓶,每瓶3元。问题是:一共花了多少元??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叙述的完整性,可让其他学生补充。)?
2、初步估算,培养数感?
师:张老师买2箱饮料大约需要多少钱呢?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在小组内交流。?
师:谁来说说自己估算的方法,?
1、把24瓶看做25瓶,2箱大约50瓶,每瓶3元,2箱一共最多150元。?
2、1箱看做20瓶,每瓶3元,1箱60元,2箱大约120多元。
3、1箱大约70元,2箱大约140元。?
师:大家估得都不错,看来答案在120元和150元之间。???????对于学生出现的多种估算方法,肯定学生合理的估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估算策略,总结估算的方法。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来算一算张老师到底花了多少钱呢?验证一下我们的估算结果。?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算式的含义和计算的过程)?
1、?24×3=72(元)72×2=144(元)?2、24×3×2??????=72×2??????=144(元)?
3、24×2=48(元)48×3=144(元)?4、24×2×3??????=48×3??????=144(元)?
师:我们探究出了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表示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结合算式,理解连乘算式运算顺序,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1、24×3×2?是先算一箱多少元?再算2箱多少元??
2、24×2×3?是先算两箱一共多少瓶?再算一共多少元??
即:方法①:先算每箱矿泉水多少钱24×3=72(元)
72×2=144(元)
24×3×2=144(元)或
2×(24×3)=144(元)
方法②:先算出2箱矿泉水有多少瓶24×2=48(瓶)
48×3=144(元)
24×2×3=144(元)或
3×(24×2)=144(元
师: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三个数连乘,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4、学以致用
课本第62页第三部分:
说一说下图中的信息,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并说出先算了什么。
三、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解决后班内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2、课本第64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比较两小题的异同。
?3、完成试一试第2题:估计你们学校有多少人?
?师:要想估计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必须知道些什么??
(1)、每班有多少人?有几个班级??
(2)、每班大约50人,约60个班级,一共有约3000人。
?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一个年级约500人,6个年级约3000人。?
3、运动场跑一圈是400米,小明每天跑2圈,他5天一共跑多少米?
学生自主完成后订正交流。
四、回顾与小结:?
????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
买?矿?泉?水(连乘)
(1)24?×?3?=?72(元)????(2)?24?×?3?×?2 (3) ?24?×2×?3
? 72?×?2?=144(元?)????????? =?72?×?2 =48×?3
=?144(元) =144(元)
答:共花了1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