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有什么》教学设计
学校
教师
课题
土壤中有什么
章节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以观察发现为主线的探究课。从课题的字面上可以有两种解释:一个是土壤的构成,还可以理解为哪些生物以土壤为家。因此教材包括了寻找土壤的成分与土壤和生命两部分。土壤和生命部分与本单元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的关系不是非常紧密。所以在虚实处理上以寻找土壤的成分为实,土壤和生命部分为虚。在分析了学科知识体系后确定以颗粒大小的分类为重点加以突破,既突出核心概念,又保证单元概念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学情分析
土壤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司空见惯,但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土壤从哪里来,更不会想到它来源于岩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②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③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④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学会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时
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及措施
本课重难点是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土壤的成分。一方面是寻找土壤来源于岩石风化和生物作用的证据,另一方面是认识土壤对生命的意义。通过让学生进行多方法多层次有序的开展实验探寻。如岩石分化物的探寻(感官直接观察—放大镜—放入水中—沉积观察),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多角度观察,从不同方面进行证据的收集,最终形成成分存在的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环节
媒体使用及分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岩石风化,最终变成土壤的一段视频。。
谈话:岩石风化后,经过亿万年慢慢变成土壤。
教师提问: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土壤中有什么?
观看视频
猜测土壤有什么。
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测,学生想探索新知的兴趣就油然而生。
探究学习一
寻找土壤的成分
一)、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
实物投影仪出示观察记录表
谈话:在土壤中有没有这些物质呢?今天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份新鲜的土壤,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做什么?
谈话: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张观察记录表,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填写
谈话:通过观察你发现土壤中有什么?
小组活动: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并记录。
学生交流、汇报。
第一个观察活动的重点是期望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土壤是湿润(有水分)的,有动植物活体及残体,为土壤的形成和成分分析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二)、观察干燥的土壤。
谈话: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新鲜的土壤中有水分(湿润)、有捻不碎的小石子、草根和小虫等。
提问:我们在干燥的土壤中会不会有新的发现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干燥的土壤。你打算怎么研究?
教师小结: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试着描述它们的大小。?
师:怎样准确地描述土壤中微小的颗粒呢?地质学家制定了区分土壤颗粒大小的标准。
学生回答
小组活动:观察干燥的土壤,并做好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观看课件
这个活动重点是为了发现土壤里有大小不同的颗粒。教师事先要准备干燥的土壤,并把它尽量弄碎,要能看到大小不同的颗粒。在观察干燥土壤的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采用多种观察方法,用肉眼看,用放大镜看,用手触摸。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颗粒。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阅读沙砾、沙、粉沙、黏土的比较图例,配以讲述地质学家区分颗粒大小的标准,避免学生陷入只重视“做实验”,而“轻思考”的倾向,使学生认识到分类标准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科学概念的系统化。
三)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
大屏幕出示: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师: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土壤颗粒从大到小排列呢?
师:如果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们会发现什么?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师:前一个班的同学也做了土壤的沉积实验,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实验结果。土壤的沉积物分了几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我们再观察自己的“土壤沉积”实验的结果并记录。
学生汇报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组活动: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并记录。
全班交流、汇报:
观察的重点是土壤在水中分层沉积的现象。一方面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土壤是由不同的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的轻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让学生理解沉积,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采用了保留前一个班级沉积实验的结果,让学生观察的方法。这样水中土壤的黏土微粒也几乎全部都沉降下来了,水也清澈了,层次更分明,便于观察,也能节约等待的时间。
四)、延伸、小结。
师: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
师:现在我们知道土壤中有什么了吗?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阅读书54页“腐殖质和盐分”
通过让学生推测和阅读资料,了解土壤中供植物生长的养分——腐殖质和无机盐等
探究学习二土壤和生命?
师:在土壤中有生命吗?它们和土壤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一起通过网络搜寻资料,来寻找土壤中的生命。
小结: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要珍惜、爱护土壤!
学生回答
学生分组活动:上网搜寻相关资料,了解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学生汇报
学生通过自主上网搜寻相关资料认识土壤和生命的关系,在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土壤和生物有密切的关系,而人的衣、食、住、行又和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土壤为我们的生活、生产等方方面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书设计
土壤中有什么
动、植物残留物
水、空气 混合物
沙砾(小石子)、沙、沙粉、黏土 沉积物
腐殖质、盐分
教学反思
一、以概念建构为支点,以思维发展为目标。
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干燥的土壤、干燥的土壤倒入水中发生的现象是三个相互联系但具有不同观察目的的观察活动。虽然放大镜不能比肉眼观察到更多的内容,但使用观察工具观察是一种探究的有效方法,只要认真细致,放大镜还是能起到不小的作用。观察干土壤,要求学生用牙签把颗粒大小分清楚,学生很难分清楚。通过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用手搓,到对土壤水中沉积分层的观察区分,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感性认识了沙砾、沙、粉沙、黏土的颗粒大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沙砾、沙、粉沙、黏土的比较图例,配以讲述地质学家区分颗粒大小的标准,将16分解为4个2连乘,256分解为8个2连乘,让学生明白2毫米与16分之一毫米、256分之一毫米的级差关系,避免学生陷入只重视“做实验”,而“轻思考”的倾向,使学生认识到分类标准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科学概念的系统化。
二、有效观察,有序探究,形成概念。
整堂课,由始至终都关注“有效观察,有序探究”教学思想,围绕“科学课堂培养实证意识”研讨主题实施教学。《土壤中有什么》是引导学生进行土壤成分的探寻,课堂中为了避免浅层次无效探究,我有意设计让学生进行多方法多层次有序的开展实验探寻。如岩石分化物的探寻(感官直接观察—放大镜—放入水中—沉积观察),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多角度观察,从不同方面进行证据的收集,最终形成成分存在的科学概念。
三、课堂材料的提供具有结构性。
实验系列化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课堂探究的思维开放性,但往往容易造成探究比较混乱。我在课堂上运用分步提供、分组出示结构性材料,就有效避免探究混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