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湘教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湘教版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2-29 19: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本学期总第30课时 本单元第13课时 授课日期2008、11、21
课题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2、理解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的关系。3、学会分析地球的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难点:太阳辐射与纬度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 活 动 复备
激情导入自主学习 让学生用心感受本地冬季的气候特征,接着展示校园风光和南方风光图片,比较两地气候上的差异,进而提出问题:同样是冬季,为什么我国北方与南方气候相差如此悬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科主任出示自主学习目标,科代表带领小组成员独立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并记录下自己学习中的疑问。看本节序言,找出气候能量的来源,以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提出问题:我们早晨的气温跟中午有什么不同呢?2、解释名词: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 活 动 复备
精讲点拨拓展拔高达标检测 布地区?能力提高部分:回忆我国耕地和草地的分布地区,它们的分界线是――毫米的等降水量线,我国种植业分布在这条线以――?冬小麦与春小麦的分界线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区所产的粮食种类一样吗?江汉平原的作物熟制是――,海南岛的作物熟制是――在农业的五个部门中,-占主要地位。按自北向南的顺序写出图中所示的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写出我们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名称、作物熟制耕地类型。写出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农产品的名称。从农业构成扇形图上可看出,我国――业占主要地位,我国应大力发展――业。 科代表驾驭课堂的过程中,对于不足,或讲解深度不够的地方,科主任及时补充,及时加深,使整个课堂体现科主任与课代表的共同驾驭,既活跃,又富有深度
教后记 本节的重点是粮食作物的分布,因此对课本中小麦、水稻的分布图要熟练掌握,在给时间记忆后,要求能够正确地填注在填充图上。通过举例,让学生搞清了哪些东西是农作物,哪些不是。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 活 动 复备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 活 动 复备
激情互动魅力精讲拓展应用 看课本图4-15,了解太阳高度的概念。结合太阳高度的概念做课本67页活动题2。4、总结太阳辐射与纬度的关系。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比较出不同之处,提出疑问,由科代表或另一成员记录。组间:以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记录,作出汇总。并互相解答。师生:老师筛选重难点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1.多媒体展示图片:广州动物园和北极地区的北极熊的不同感受。设问:北极熊的不同感受反映了什么问题?2.(多媒体展示:太阳从不同的角度照射留下的影子)设问:影子对吗?你觉得哪个地方更热?3.引出并简单介绍什么是太阳高度角4.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高度不同的图片。设问:哪个地方获得热量更多?为什么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高度不同呢 5.课件演示地球形状对各地太阳高度的影响 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低,太阳辐射弱。由于地球是不规则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各地的太阳高度角,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 因而气温就有差别。 解释一下我国南方和北方气温不同的原因。 3、用手电筒做事实验:垂直照射墙面和倾斜照射墙面有什么不同。解释: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与气温高低的关系。讲述:地球的自转的时间和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