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说教材《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包括:什么是周长以及长方形的周长。而《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3)情感目标: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4)创新目标: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图形周长的初步测量。二、说教法、学法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我在教学中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事物的特征,去发现事物的规律,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概括、探究、创新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识。教学中,努力激发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加强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让学生动手、动脑、眼看,从而更好地理解周长的含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了更好实现以上的教学理念,我在课前准备了树叶,蚂蚁,软尺等测量工具,同时让学生采集树叶,彩笔、直尺,毛线为更好地学习知识作好了充分的硬件准备。三、说教学程序
观察蚂蚁爬树叶的比赛,在观察的同时带着一个问题出发,那就是小蚂蚁是怎样在爬,观看完老师首先问谁赢了,引导同学们一起总结出从起点爬回了起点,再出示刚才的问题小蚂蚁沿着树叶的什么在爬,总结出树叶的边叫做边线。
动手操作。(一)摸一摸?1、 请同学们拿出树叶摸一摸树叶的边线。(树叶的轮廓是不是边线)(二)描一描
询问会把这个树叶描出来吗?书上45页。
展台展示,并问是如何描的,用笔指着说请一个人到黑板上面去描一描。并且让同学们观察是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的。
接着描一描树叶旁边数学书的周长
问学生在描的时候是怎样描的,步骤是什么,以此出示在寻找起点的同时点是不唯一的,引导学生说出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找一找身边的物体,同桌之间一起来合作,来说一说它们的周长,
请一个人到黑板上面去描一描数学书的周长
ppt展示几幅关于找周长的图片,询问这个是什么在找什么的边线,引导学生说出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最后一起总结出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展台展示,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活动,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三)量一量
询问同学们树叶和数学书的周长你们认为谁大,几组测树叶几组测数学书,并填好表格(小组合作)四、扩展思维
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课件中的比赛,在这一过程中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下节课的具体测量做好铺垫,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将本节课的练习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练习中。四、总结全课,询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并且播放一段短小的视频。
四,说板书设计,先不出示题目,让学生来总结出什么是周长,最后学生总结的时候,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学习到了什么是周长)这时板书什么是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