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1.2 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鄂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1.2 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鄂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3 17: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导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律。
过程方法
2.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查阅资料和研讨等手段探究马的演变过程。
情感态度
价值观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探究研讨习惯。
学习重点
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查阅资料和研讨等手段探究马的演变过程。
学习难点
认识生物进化的过程、规律。
课前准备
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马的化石、复原图,教学图片或教学软件。
导与学设计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咱们首先进行一个马的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成语中有一个“马”。   2.说说你知道哪些品种的马,有哪一些关于马的有趣活动?   3.马是大家熟悉的动物。马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怎么知道古代的马是不是现代马的样子?
马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是勤劳勇敢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谈谈马。
游戏导入,情绪高涨,学习兴趣浓厚。
自主学习
二、观察5000多万年前的马和1000多万年前的马   1.观察5000多万年前的始祖马。   2.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5000多万年前的马和1000多万年前的马有什么不同。这里以个人观察为主,记录两个不同年代的马的化石的不同点,复原图的不同点,记录观察中的疑难问题。   3.小结:从化石可以看出1000多万年前的马比5000多万年前的马骨骼粗壮、高大,脖子骨骼变得稍长一些,尾巴骨骼变得稍短一些。1000多万年前的马比5000多万年前的马变得肌肉发达一些,奔跑能力更强一些,生活环境表现出由原始森林向陆生状态的草原过渡,食物也由吃食树叶变为吃草原干草。如果有兴趣深入研究,可以探究其牙齿有没有一定的变化。
1.远古时期的马是什么样子呢?学生会发现它比较矮小(只有狐狸和狗那么大),生活在原始森林溪水边,这说明它的食物是树叶等。
学生看到始祖马的化石,学生既陌生又好奇,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复原的始祖马及其生活环境。从马的全身化石看,外部形态的变化比较明显,然而许多细节难以描述。此环节安排学生观察三趾的马前肢化石与单趾的马前肢化石,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学会用量化的指标来检测生物的演变。
合作探究
三、观察5000万年前到300万年前的马   1.小组观察交流活动。观察5000万年前到300万年前马的前肢化石。马的前肢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并把这个变化记录在课本第7页。   2.集体汇报研讨,将共同的结论写在黑板上。根据汇报情况修改表格,有利于提炼前肢变化的主要根据。   3.阅读课本第8页的小资料,将前面获得的结论与之对照,以获得更加科学的答案。  
引导学生从形体大小,头骨,脚趾骨等方面比较马的变化。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交流提升
种类 项目?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上新马?现代马 脚趾数?4?3?3?1?1 趾的变化?趾细长?小趾头消失,中趾增大?第2、4趾退化,中趾行走?第2、4趾退化,单趾?第3发达, 掌骨长 前肢长度?短?较短?中等?较长?长 蹄?小蹄不明显?可见蹄?变大?发达?发达
教师巡视,小组讨论并黑板展示成果
根据所示不同时期马复原图象找出马的变化特征,锻炼学生科学观察能力
巩固拓展
4.拓展与应用。现代马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课本第8页。   
总结:现代马只剩下发达的中趾,体型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应于取食干草。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的认识,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授课时我采取了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形式。
作业设计
长江作业本
板书设计
探索动物的发展史   1000多万年前的马比5000多万年前的马:骨骼粗壮、高大,脖子骨骼变得稍长一些,尾巴骨骼变得稍短一些。   5000万年前到300万年前的马的变化:前肢变长,只剩下发达的中趾。
课后反思
探究动物的发展史是探讨生物的演变的核心内容。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它们都有其演变、进化的历程。由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是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马的进化常常被用来作为探索动物的发展史的例子有其必然的原因,马的化石非常丰富,所以马的进化过程也被研究得非常详细;古生物学界喜欢把马的进化过程看作是生物进化史上最系统、最确定、最典型的例证。但是六年级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动物的认识过程缺乏直观的工具,教师在教学时需借助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还原动物的演变与进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