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学设计
(欣赏课)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了解“花儿”这一民歌形式的音乐特点,感受它高亢、奔放的音乐风格。
2.了解民间歌手:朱仲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了解歌词内容,感受风格及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音乐体裁“花儿”,探究其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三、教材分析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典型的“花儿”,在汉族和回族中广泛传唱。歌曲音域宽广,由上下两句构成,歌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旋律音调以5、6及、之间的级进为基础,由5与分别往下、往上作四度扩展。尤其是由往上作四度跳进后在音长时间延长,并用假声演唱,听起来格外高亢嘹亮,展现出内心的无限热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聆听三首乐曲,分辨三种音乐体裁并连线。
2.出示答案并总结三种体裁的音乐特点。
(二)欣赏歌曲
1.初听歌曲
了解歌曲体裁及音乐风格,学生从整体感知音乐。
过渡语: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曲属于哪种民歌体裁?你能听出是哪个地区的民歌吗?
教师总结:山歌包括信天游、山曲、花儿、少年、爬山调等种类。这首歌曲是一首典型的“花儿”。“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一种山歌。音乐具有高亢、奔放、粗犷、刚健的风格。
2.复听歌曲
(1)学生聆听歌曲,观察歌词并思考歌词特点。
教师总结:民歌是由方言演唱并且有很多衬词;歌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前两句写景,首句“上去高山望平川”苍茫寥廓、气度恢宏非凡,一派高原景色尽收眼底;下句点题抒情,采用了“借喻”的手法,寓意深刻、富有想象和哲理,让人有荡气回肠、美不胜收之感。
(2)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风格?
提示:可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等方面思考
总结:“花儿”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区。陇中高原的荒凉和艰辛是“花儿”传唱的大背景,唱“花儿”的人大多世代生活在深山大沟里。他们在沟壑峰峦、茫茫无边的黄土地上,忍受着人们难以想象的干旱与灾难。“花儿本是心里话,不唱由不得自己”是对“花儿”最恰如其分的表达。
3.再听歌曲
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曲调和演唱方式有什么特点?
总结:歌曲音域宽广、音调淳朴,由高而低,再由低而高,回环往复。歌曲中多次出现四度跳进与大跳,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歌者在演唱高音时使用假声演唱,听起来格外高亢嘹亮,展现出内心的无限热情。整首歌曲具有粗犷、刚健的风格、奔放高亢的气势、沉郁顿挫的情怀,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在流动的旋律中一览无余。
4.完整欣赏歌曲
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并跟着音乐哼唱。
(三)了解“花儿王”
过渡语:你知道这首作品的演唱者是哪位音乐家吗?
介绍音乐家: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欣赏了“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搜集欣赏更多的“花儿”作品,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的音乐特点。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