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马呀吉松》教学设计
(唱歌课)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这首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2.熟练演唱歌曲。
3.了解藏族堆谐的歌舞形式,学跳几个藏族踢踏舞步。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掌握歌曲所蕴含的藏族音乐风格,并通过演唱加以表现。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四川巴塘地区较为流行的堆谐曲。堆谐是代表性的藏族民间舞蹈之一,《依马呀吉松》正是一首风格鲜明的堆谐曲。全曲由上下两大乐句构成,上句以衬词“依马呀吉松啦”开始,整句8小节,正字只占两小节,乐句头尾各3小节衬词的旋律音调形成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呼应,节奏属于短长型,以切分音收尾,较为悠扬舒展。下句10小节,前八后十六的长短型和第一乐句中的短长型节奏形成对比,后6小节的旋律音调突出re的同音反复,同踢踏舞的步伐对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哪些藏族民歌或者藏族风格的歌曲吗?藏族风格的歌曲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播放藏族歌曲《巴塘连北京》《妈妈格桑拉》,感受歌曲中带有藏族音乐特点的旋律。
教学要求:
学生要知道藏族歌曲旋律高亢嘹亮,有自然的颤音等特点。
(二)学习歌曲
1. 聆听歌曲《依马呀吉松》,感受歌曲情绪。
了解歌曲的情绪及音乐风格,学生从整体感知音乐。
教学要求:
学生听辨歌曲《依马呀吉松》的情绪。
依马呀吉松是流行于四川巴塘地区的堆谐曲,歌曲描写了夏天到来,鲜花开满地,朋友们欢聚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多欢畅的情景。
2.再听歌曲, 了解歌曲结构。
老师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歌曲分为两句,上句是8小节,下句是10小节。
3.聆听歌曲,拍击两种节奏为歌曲伴奏。
拍击“xx x”和“xx xx”两种节奏分别为上下两句伴奏。
教学要求:
学生能够拍出两种节奏并准确为歌曲伴奏,体会藏族音乐风格。
4.学习歌谱
(1)学生分段学习
(2)小组汇报演唱
针对出现的错误和难点问题,老师及时解决。
第一乐句
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用稍慢的速度演唱,节奏把握准确,强调歌曲中的x xx xx x 节奏要演唱准确。
第二乐句
学生在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音准,唱好四度音程。最后四个小节旋律相似,节奏稍有变化,指导学生唱准最后两个四分音符的时值。
5.学唱歌词
(1)介绍歌词的意思。
依马呀吉松:是流行在四川巴塘一带的堆谐曲。
衬词:在民歌的歌词中,除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歌词外,也会为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语。
(2)指导学生唱好歌曲中的衬词。
衬词部分要唱的自然、连贯、顺口,可模仿藏族声音特点进行演唱。
6.聆听《依马呀吉松》伴奏,演唱歌曲。
(三)学习藏族舞蹈动作
观看藏族舞蹈视频,学会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学要求:
学生能够做几个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并随着歌曲音响跳一跳,进一步感受藏族的音乐与舞蹈。
介绍堆谐:代表性的藏族民间舞之一,突出踢踏等动作。
(四)课堂小结
藏族音乐与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中别具特色,有独特的韵味,同学们在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音频、视频,来扩充自己的音乐视野,更加喜爱我们的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