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五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教材分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习作策略单元,以“观察”为主线,以《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为习作主题。本次习作教材中的内容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三幅图,分别是自然风景、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图画为例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第二板块是对本次习作内容的要求,即把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第三板块要求学生写完后读给同学听,展示自己的观察所得,并试着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观察感受。?
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贯穿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从两篇精读课文感知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形成留心观察的意识,再通过“交流平台”梳理学习要点、通过“初试身手”练写观察所得。习作部分,本单元编排了《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观察的对象指向动物、植物。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接着学习两篇习作例文,进一步感知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以及描写观察对象的角度、重点和趣味等,最后再进入习作练习,水到渠成。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环环相扣,以读促说,以说促写,先感知后实践,先语言表达后文字习作。让学生留心观察,懂得观察要细致、调动多种感官,才能发现事物的变化,才能表达出细致有趣的观察发现。?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重要学习阶段,从第一学段的“写话”过渡到第二学段的“习作”,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和挑战。这个阶段的学生年纪尚小,生活阅历浅薄,虽有一定的阅读面,对观察生活充满了热情,但如何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如何将观察所得较有条理地表达清楚,如何安排篇章结构等,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节课以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为基础,在鼓励学生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的前提下,以学习例文、提炼写法、练写片段、评议分享为主要内容,以牵带放,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优秀的习作例文中感知文章的重点和作者观察的角度、语言的趣味性等,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慢慢进入写作状态,从而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充分体会细致观察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标】?
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2、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3、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教学重难点】?
留心、细致观察,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研学案,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开篇,回顾主题?
1、出示名言,学生试说自己的理解。?
2、展示观察记录单,评议,交流困惑。?
【设计意图】从罗丹的名言回顾本单元的主题和要求,鼓励学生自己说说对名言的理解,并汇报自己观察的事物,拓宽学生的思路;展示、评议观察记录单,肯定学生前期学习成果,了解学生在此阶段所遇到的习作困惑,以便更好地开展本课的教学。?
学习例文,提炼写法?
1、感知例文的写作重点?
(1)快速浏览例文,说说这两篇例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2)初步感知文章结构的详略安排。?
2、提炼写法一:写想法?
(1)默读例文一,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王子”的淘气可爱??
(2)学生汇报,师引导梳理写法,板书。?
3、提炼写法二:写趣事?
(1)齐读第六自然段,感悟作者对“味道”的描写。?
(2)学生汇报,师引导梳理写法,板书。?
4、提炼写法三:写变化?
(1)默读例文二第四、五自然段,找出写出杨梅变化的句子。?
(2)学生汇报,师引导梳理写法,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习得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的基础上,产生了如何将观察所得表达清楚的困惑,此处引导学生学习例文,提炼描写观察所得的方法“写想法”“写趣事”“写变化”等,可帮助学生理清写作的表达思路,有利于学生进行初步的片段写作。?
三、细致观察,大胆表达?
??1、细致观察,练写片段?
(1)浏览观察记录单,确定写作重点。?
(2)根据观察记录单,练写片段。???
(3)展示作品,合作评议???
2、描述场景,感受缤纷?
(1)出示文段,温故知新,提炼写法四:写景象。?
(2)快速浏览例文二,找出场景描写片段。?
(3)出示场景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什么,会写些什么??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写法,选择观察发现中的最想介绍的一点,写出一个较完整、清晰和有趣的片段,然后合作评议,请“听众”结合评价单为作品打分、提意见,学生在此过程中学有所练,练有所思,思有所论,论有所得。在评议后,补充学习场景描写,学习第四个写法“写景象”,这既是对写法的补充,也为之后的全篇写作做铺垫。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分享感受,爱上观察?
2、总结方法,学会观察?
3、布置作业,延伸课堂?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感受,相互启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留心、细致观察的好处,?激发学生继续细致观察生活的兴趣;总结方法,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在进一步的练写中逐渐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