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小学导学案
课 题
9、雨的形成
课 型
新授课
年 级
四
执 教
学
习
目
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作凝结。
2能举例说出有些物质的变化是可逆的。
3能分别举例说明物质的可逆变化在人类生活中的运用。
4愿意关注科学技术(人工降雨)的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独立地探究雨的成因。
学法指导
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预习提示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 案
导 案
导入
·
知识准
备(3)
1根据教材插图的启发,再例举更多类似现象。
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独学
·
自
主
预
习
(6)
1阅读科学在线,进一步加深对雨的形成的认识。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人工降雨。
2通过阅读我了解到的知识是:用( )的手段促使( )降水成为人工降水。它不仅能有效的缓解( ),还有( )的作用。
独立思考后组长组织交流,抽组展示。
互学
·
合
作
探
究
(6)
一活动:“找一找小水珠从哪里来”
1从课本图上找一找哪里出现了小水珠。
2猜想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
3互相交流我们的猜想。
凝结现象的两个基本条件:一要有水蒸气,二要受冷。
自我思考,组内交流,简要记录;组间交流。
群学
·
展
示
交
流
(20)
一实验
1参照课本提示进行实验。
向同样大小的两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同时盖上大小相同冷热不同的玻璃片后,会发现:冷玻璃片上有( )生成;热玻璃片上( )小水滴生成。
2分析对比实验,思考为什么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
3由对比实验联想到小水珠形成的条件。
二讨论
1分组讨论 :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2谁的解释更有道理,为什么?
三“雨的形成”实验
1小组同学互相合作,制定小组的研究计划。
2汇报研究计划.
3根据各小组制定的研究计划进行实验.
4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总结性讨论,认真倾听并评价学生观点。
巡视指导
巩固
·
达
标
测
评
(5)
试一试,我最棒。
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0℃以下)结成的( )A小水珠 B小冰晶 C白色物体 D不能确定
2夏秋季的早晨,在草、树叶等物体上常常会看到许多露珠,它们是( )
A从天空中掉下来的 B从树叶中渗出来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 D无法判断
3雨的形成不需要下列哪一项( )A大量水蒸气 B水蒸气遇冷 C小水滴不断聚集 D对水蒸气加热
4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做( )A凝结 B沸腾 C蒸发
5 “揭开热水杯的杯盖,杯盖上看到许多小水珠”,这种现象用图解表示是( )。
受热 受冷 受冷 受热
A、水—→水蒸气 B、水蒸气—→水 C、水—→冰 D、冰——→水
6把冷热两块玻璃片,分别盖在盛有温水的烧杯口上,在( )上有水滴生成。A热玻璃片上 B冷玻璃片上
7从冰箱里拿出的可乐,瓶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 )。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②.可乐遇热蒸发而成。
认真思考,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共同订正。
归纳
·
知
识
盘
点
9雨的形成
水蒸气 遇冷 水
凝 结
代表发言,教师小结。重点知识梳理
作业
·
巩固预
习
根据本课内容写一篇科学童话,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能体现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
组织讲评
反思
·
学
习
收
获
1生活中见到的小水珠从哪里来?
2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凝结?
4人们怎样进行“人工降水”?它的好处是什么?
5生活中有哪些可逆变化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