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3 22:1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林振云
华斯达潮阳国际学校


南北政局

十六国
南朝



东晋













西



北朝

建康(今南京)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gēng)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秦汉时期
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
东晋南朝时期
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根据材料概括不同时期江南地区的发展状况

根据材料,分析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
材料一:(南方)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
——(南朝)《宋书》

材料二:

材料三: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

③北方人的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①江南地区相对北方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材料四: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合作探究
(自然条件:地形、水、气候)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小小演员
登场啦
村长:我是村长XXX,我住在建康城北边二十里的富贵村里,我的梦想是带着整个村子奔向小康,走上致富之路。但是这年头种田哪里行,只有经商才能暴富,因此我不怎么关心村里的田地;
个把月前从北边来了一伙流民,出于人道,村子收留了他们,为首那个叫路人甲的说要报答我们,还说能让整个村子从此衣食无忧,本来我对此嗤之以鼻,但是??
小孩:村长那伙流民在咱后山那又开了块地
村长:好了知道了
小孩:村长他们又在田里挖了两条水沟
村长:好了知道了
小孩:村长他们把你家的宝贝黄牛拉去犁地了
村长:什么快带我去看看
旁白:随即两人来到田里,村长家的宝贝黄牛后腰上系一条拉着铁的绳子
富贵村致富记
旁白:此时路人甲和村民A在田边坐着交谈,村民A认真地听着
路人甲:我们那里要用很多农具,钉耙啊镐子啊铲子啊什么的,不过这些也不难做,等一下我找人教教你们
村民A:行,我可得学着点。您再跟我讲一讲育秧移栽吧
路人甲:好。这幼苗就和小孩子一样,被风吹吹被雨淋淋就要出点儿事,你看这边这块地,我们先把放里面种到差不多高了就再分苗就行了
村民A:高,实在是高。我们那村长要是肯关心打理一下田地,再用您这方法,这村保准能发达。
。。。。。。
旁白:村长走了出来,他来回踱步,抬起头来。
村长:看来这田地也很重要,既然他有这方法,不如我就试一试,看看怎么样再说。
旁白:之后,村长大兴农业,路人甲等人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们教会了村民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教他们养蚕,缫丝,织布,制瓷。还在田里种上了果树和棉花。秋收季节里,村长看着村里的热闹景象,和村里的老老少少一起开心地笑着。
(走着走着遇到了乘凉的一老一小)
村长:(对着老人说)怎么样陈奶奶,家里收成不错吧
陈奶奶:可好了,这可多亏了你,以前我家里兄弟三个饿死了俩,现在我每天光白米饭都吃不完
小孩:村长村长明天我生日。
村长:好,明天我就带你去建康城里瞧瞧,里面有杂耍啊有马戏啊还有你最喜欢的糖葫芦
小孩:好啊好啊
(全剧终)


归纳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行业 3.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开垦荒地,耕地面积增加
兴修水利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在缫(sāo)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有显著发展

商业繁荣,建康是当时最活跃的大城市























西汉
魏晋南北朝
宋代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北方和南方经济不平衡,南方落后于北方。

秦汉时期:
黄河流域:
经济发达——经济重心(国家统一、政策保证、科技进步)
江南地区:
生产落后(地广人稀,技术落后)

魏晋南北时期: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黄河流域:
江南地区:
遭到破坏(战乱频繁)
得到开发(战乱少、社会安定;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自然条件优越)
地区经济发展所需条件:
①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生产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③南北地区人民共同的劳动是江南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观条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表现
影响
农业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手工业
商业

①江南地区相对北方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③北方人的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课堂小结
1.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 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2.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推广和改进耕犁?????? B.推广选种、育种??????
C.水稻采用育苗移栽  ? D.普遍种植双季稻
3. 南朝时,以为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广州 ? B.建康  
C.扬州   D.荆州

C
D
B
课堂练习
4.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民的大量南迁增加了劳动力
③国家统一社会秩序安定 ④江南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史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餐桌上也出现了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商品经济发达
C.北方人南迁和民族交融 D.南方统治着提倡
6.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究其原因主要有(  )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江南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③战争少,社会相对稳定 ④大运河的开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C
A
7.《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
A.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B.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C.中原人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D.北魏孝文帝成功的政治经济改革
8.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境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统治者重视
C.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D.南方少战乱,比较安定
9.读图说史:读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北方自然环境恶劣 B.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
C.江南地区相对发达 D.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


D
D
D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又一次南迁浪潮。
材料二:东晋南朝时,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水稻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批北方民众南迁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二者是什么关系?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
?
(3)人口的内迁和南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民族界限逐步缩小。请谈谈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主要原因:北方战乱
关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
重要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