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3 22:4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淝水之战

背景
前秦统一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
经过
对北方的影响
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公元383年
从细节中,看民族关系与前秦的战败
战前:强征各族人民,拼凑士兵八十万
战时:军队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
战后:迅速土崩瓦解,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
无意愿
无斗志
无认同感
教训:民族交融不充分,统一全国失败
一、淝水之战
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它发源于大鲜卑山(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的北段)为黄帝后裔。
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北魏。

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北魏的建立和统一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落后的文化和统治方式
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改革迫在眉睫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

整顿吏治
迁都洛阳
实行俸禄制
严惩贪官污吏
迁都洛阳
巩固统治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联汉姻
汉化措施
孝文帝汉服出御图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为什么迁都洛阳?
迁都理由:
(1)虽实现局部统一,但民族隔阂严重,文化冲突剧烈;
(2)平城接近故土,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改革阻力大;
(3)洛阳是中原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等建都之地,有利于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改革措施










说汉

穿汉

改汉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楼 楼
邱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兰 贺
独孤 刘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汉姻
比一比:阅读课本P95及材料,看看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自晋、宋以来,好洛阳为荒土,此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分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二
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影响?
于是斯文郁然,比隆周汉。——(北齐)魏收《魏书》
南朝官员陈庆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道: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的历史影响
整顿吏治
迁都洛阳
汉化措施
——为改革实施创设有利的政治环境

——加强与汉族的交往,促进洛阳的繁荣

——增强北魏实力,减少民族隔阂,促进民族交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

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孝文帝?
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增强北魏实力,促进民族融合,推动社会进步。
但从鲜卑族拓跋部角度看,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丧失勇武之气,导致鲜卑族的分裂和消亡。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生产生活
相互学习
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专制
思想文化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民族交融领域
民族交融表现
民族心理
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
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三、北方民族大交融
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狩猎图》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
游牧
农耕
生产方式的交融




三、北方民族大交融
边境汉人《二牛抬杠图》



汉族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业
生产方式的交融
边境汉人《放牧图》
三、北方民族大交融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汉族士大夫在烧烤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穿裤褶服的南朝汉族乐队




生活习俗的交融
生活习俗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和交融
三、北方民族大交融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鲜卑人乐舞图》---鲜卑人以汉族礼仪形式的歌舞表演
观察图片,结合课本88页第三段文字,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在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民族心理方面的表现是怎样的?
文化艺术的交融
三、北方民族大交融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什么影响?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北方民族大交融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鲜卑人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1)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


(3)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联姻。
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