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比一比
比一比
/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
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轻重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
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难点】
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
【教学准备】
PPT课件、天平。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
二、联系生活比一比
1.比长短。
(1)出示教材例题情境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
(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3)指导学生用在/里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5)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板书:长短。
2.比高矮。
(1)出示教材情境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板书:高矮。
(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结果,体会比较高矮的基本方法。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3)看情境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板书:轻重。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两棵树的高矮等。
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教师出示一支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支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之分。要讨论这支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支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情境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
(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第4题。
(1)明确题目要求。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
(2)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
3.“想想做做”第2,3、5、6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当指导。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五、巩固练习
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它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六、布置作业
《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突出比较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比较的方法。
2.创设情境,引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组织交流、体会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渐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本节课把学生带进熟悉的活动场景,里面有许多可以比较的内容,主要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为以后的数学教学做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不足之处] 本次教学轻重的比较,是个难点,在介绍天平的时候,告诉学生这个和跷跷板的原理是一样的,他们才清楚了天平的用法。“想想做做”的第6题中的第2个题目是难点中的难点,很难和学生说清楚,从“一个红萝卜和三个胡萝卜是一样重的”到比较“一个红萝卜和一个胡萝卜谁重”的过程是重点,先让学生明白是“一个红萝卜和一个胡萝卜”比较轻重,再引导他们将两个胡萝卜拿走,这样看天平的哪一端沉下去,就是哪个重。但在我讲了几遍后,再让学生说,还是有不会说,不明白的。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要注意多准备几个天平,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感受轻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感受轻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