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教案:第3单元 分一分(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教案:第3单元 分一分(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7 21:1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单元 分一分
分一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
体会给物品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但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有时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相同。
【教学准备】
PPT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都到商店买过东西吧!你看见商店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指名回答,说出商品都是放在货架上的。
2.出示商店情境的主题图,师:这里有一张商店货架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货架上的商品,你觉得这些商品摆放得怎么样?
3.设疑激趣:营业员是按照什么标准把商品分开摆放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例题情境图)提问:图中有几个货架?第一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板书:玩具。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你们能说一说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吗?
2.学生同桌讨论,并组织反馈。
3.谈话:刚才小朋友们都说第一个货架上的物品是玩具,是卖给小朋友们玩的。那么第二个货架上有些什么物品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书。
4.小结:你知道商店这样分类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吗?
那么,请你将“试一试”,把树叶分在3个筐里,用线连一连。做在书上。做之前,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按什么标准来分。
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1.动物的分类(想想做做第1题)。
师:让我们先去动物园玩一玩吧。播放动物的电影片段。
师: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现在想要考考你。你知道哪些小动物生活在水里吗?你能把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吗?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情境图。画出学生的几种圈法,集体交流讨论。
2.交通工具的分类(想想做做第2题)。
师:让我们去交通工具模型展览厅看一看吧。(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它们各在哪里行驶?你知道吗?和你的同桌依次说一说。
师:你能给这些交通工具分分类吗?你觉得可以怎样分?
学生四人一小组实践,汇报分类方法。
3.水杯的分类(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教材情境图,提问:图上画了一些水杯,你们打算按什么标准来分类?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指名汇报小组交流的结果。
师:小朋友们认为可以按水杯的颜色分类,也可以按水杯的形状分类。下面请每位小朋友自选一种分类标准给水杯分类。
四、实际运用,总结全课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
五、巩固新知
请同学们回去后,看一看自己的书包,将自己的一些常用物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摆放。
六、布置作业
《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足之处] 1.学生容易出现漏分和重复分的现象。
2.个别学生分类标准不固定,同一题一会儿按颜色分,一会儿按形状分。
3.学生说分类标准时,能感知标准,但不能用语言表达标准。
[再教设计] 1.教会学生每次按一类逐个去找,只记一个目标。
2.提醒学生按颜色不同分,就不要去看形状,讲清怎么固定分类标准。
3.可以找不同,确定分类标准,再学说,同桌互说,力求使每个孩子都能完成说标准的过程,教师同时多提问,多指名进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