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线纸偶》教案
教学目标: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认识提线木偶这一艺术形式,拓展美术视野和民族情感
知识目标: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
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掌握制作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形象设计和提线的连接、调节方法。
课前准备:
彩纸、筷子、彩绳、各种各样的废旧物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首先请大家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一个片断,就是主人公表演木偶戏的一段视频。通过观看电影,我提出问题:看看影片中的主人公们都在做些什么呀?同学们想不想也像他们一样,自己制作纸偶,编排节目进行表演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提线纸偶。出示课题:《提线纸偶》。
二、新授课
1、了解提线木偶的历史:
出示古代悬丝傀儡图片,简单介绍,提线木偶是木偶中的一种,古时候称"悬丝愧儡",他源于汉代,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现在属泉州提线木偶最有名。
2、了解提线纸偶的结构:
继续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清晰的提线纸偶,请学生观察,他都有哪几部分组成,同样非常直观和清晰的看到有提线、勾牌、头、身体、四肢。那么这些部分是怎样连接的呢?怎样才能使提线木偶动起来呢?提线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些部位进行连接?又有什么作用呢?
3、讲解演示制作过程
教师先讲解制作过程:首先要选定角色。可以是动画片里的人物或者动物,也可以是我们课本上学过的故事中的角色。再选定课前准备的制作材料。如卡纸、彩纸、纸杯、纸盒等,想一想哪种材料适合做纸偶的头部,哪种材料适合做纸偶的身体。然后分别制作出纸偶的头部、身体和四肢。利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粘贴、折、卷、刻等方法把纸偶装饰精美。也可以画出平面的纸偶,再分别把头、身体、四肢剪下来,并在关节与关节相连的地方用线或铆钉衔接起来,最后穿上绳子,用筷子提着,提线纸偶就做好了。
接下来,组织学生看书并分组讨论让纸偶四肢有弹性的方法。找一找书中介绍了哪几种让纸偶四肢有弹性的方法?他们会找到两种,一种是波浪式折纸方法,一种是弹簧式折纸方法,分别请两名同学上台演示这两种方法,提示学生为了纸偶各部分设计更巧妙,可以参考应用这两种方法。也可以选择更有创意的连接方法。
最后重点指导勾牌的制作和线绳的连接方法,以及线绳连接纸偶的位置和长短要求。
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好听的故事,然后进行角色分工,采用已有的材料设计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最后,让学生对制作完的纸偶进行美化,再分别请小组上来表演故事。
四、展示评价
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