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色彩的色相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色彩的色相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1-23 22:1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色彩的色相
学科
美术
学段
第三学段
年级
五年级
相关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是一节了解色彩的色相知识的课程。通过欣赏大自然中,生活中色相的呈现以及各类艺术作品中色相的应用,学生能够科学的认识。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发现色相的特点,强调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造型元素、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感情。丰富对色彩的感受,帮助学生体会色相在艺术和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色相与人的性格,情绪,情感的关系,使学生对色相的认识由视觉深入人心。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
本课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为主,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为本课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学习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直观示范,着力激发学生在探究色彩色相的学习热情,发现色彩的乐趣,同时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内容注重创作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制定最适合本课学生的目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第三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三要素之一—色相,并运用色彩的这一属性进行美术表现活动。纵观全套教材的色彩系列课程,本课是继学习三原色的《红色的画》《黄色和蓝色的画》、学习三间色的《橙色的画》《绿色和紫色的画》、研究色彩冷暖知识的《生活中的暖色》《生活中的冷色》之后,进一步研究色彩属性的课程,也为后面《色彩的明度》《色彩的纯度》《让色彩动起来》等课程的深入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原色、间色和对比色知识来认识色相的丰富,感受各种色彩搭配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美感,渗透对比与调和的知识。
本课的内容目的是向学生传达艺术家和设计师是利用丰富的色相带给人强烈的视觉美感的。以及色相与人的性格,情绪,情感的关系,是学生对色相的认识有视觉深入内心。
学生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色彩的三原色。三间色,以及冷色和暖色的色相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认识基础。学生对不同的色相早已熟悉,并能准确叫出各种色相的名称。对于应用水粉颜料和各种材质进行绘画和粘贴创作,操控能力还不够,并且缺乏新颖的表现形式和创新能力。
儿童天生喜爱丰富的色彩,乐于进行色彩绘画创作,尤其对不经常使用水粉颜料等具有强烈的兴趣。本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了解色相的实际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欲望和创新思维,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情感基础。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相的概念。运用丰富的色相大胆表现生活和感受。能使用水粉、油画棒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自由命题创作。
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对比。分析、了解丰富的色相在生活和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色彩的色相在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大胆使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感受,体验用不同的色相的色彩进行创作的激情和趣味。
教学重点:学习色相的概念,感受色相的丰富性,用丰富的色相进行大胆的创作。
教学难点:选择的色相能恰当的变现主题。多种形式、多种工具、多种变现形式的创新使用。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自己房间、服饰中有那些色彩,寻找大自然中的色彩等.并收集色彩的图片
小组合作,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分析、感受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色彩,并感受色相的丰富性。
【设计意图:学生在收集色彩图片过程中,建立色相的的初步感知,同时加强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会色相的丰富性。为艺术实践中运用色相埋下伏笔。】
一、导入“感受自然美”
1. 走进自然,尽情的舒展你那迷人的微笑,因为它与生俱来的色彩让你惊叹,让你赞美,让你无法嫉妒….那你们说说,是哪个主要的颜色让它如此美丽?

其实你们早就了解这些色彩的名称,就像我了解你们的相貌并且能叫出你们的名字,色彩有他的相貌,为了区别不同的色彩人们就给它亲起了个名字——色相。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色彩的色相》。(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大自然图片和语言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有了色彩才美丽】
二、体验探究建构新知
有三个颜色,可以算得上是色彩界的鼻祖
通过色彩的不同感受,表现色相环。

学生思考得出——三原色——三间色
设问:原色给你什么感受?间色让你联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感受色相环中的丰富性,体会不同色相给人的不同感受,加深对色相的理解】
卡通人物感受色相,表现性格
其实,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环境下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说我请来的这3位朋友
(1)思考问题:3个小精灵分别有什么特征?

(2)猜一猜,小精灵身上的颜色分别控制的是人脑中得那种情绪?
小结:色相可以表现——情绪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贴近的生活入手,更一步加学生对色相的兴趣。感受色相在不同的环境下给人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
(三)运用色相,抒发情感
1.在我认为,色相就像一个“宠儿”一样,大自然爱它、生活爱它、就连画家的笔下也有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通过真实景物船和画家笔下的船对比讨论,探究深入小组讨论:米夏的作品《船》
设问: (1)作品中运用了那些色相?
(2)与现实场景有什么不同?
(3)你觉得表达了画家怎么样的感受?
小结:画家用了不同明度的蓝色和橙色,比生活中的实际景物的颜色要更加丰富,夺目,表达了画家欢快明朗的情绪所以说:色相可以抒发情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学生为主体。学生在相互交流丰富的色相中,教师适时帮助学生理解色相的重要意义。感受艺术家对色彩的运用和对情感的表达,进一步理解色相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2.出示马蒂斯《红色和谐》和莫奈《日出印象》继续分析
追问:(1)两幅作品分别运用了那些色相?
(2)给人视觉感受有什么不同?

学生通过欣赏、讨论这两幅作品发现《日出印象》在淡紫、微红、灰蓝、橙黄的灰色调中,反映出太阳照在海面上,给人光影瞬间变化的感受和模糊印象。《红色和谐》中的色相鲜明、艳丽、体会了马蒂斯对色彩的运用十分夸张。
适时小结:马蒂斯对色彩的运用很夸张、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感受、莫奈却表现了一种模糊的光感、这些画家自由大胆的运用不同的色相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凸显了自己的个性。这个就是色彩的色相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说色相还可以——凸显个性
【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学生为主体。学生在相互交流丰富的色相中,教师适时帮助学生理解色相的重要意义。感受艺术家对色彩的运用和对情感的表达,进一步理解色相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示范引领,学习运用丰富色相创作。
1.示范设计。
针对问题:运用水粉、油画棒、彩纸多种形式大胆进行表现
2.灵巧设计(走进我的梦境完成示范):为了激发你大脑的创作细胞,我想用记者主题刺激刺激你,比如说:你可以运用色相表现一下你的心情?表现一下大自然?或者表现一下生活都可以,我呢,从小就喜欢夏天,因为夏天可以穿漂亮颜色的裙子,喜欢夏天的色彩,所以我今天我想表现的主题就是:夏天的梦
3.请跟我一起走进梦境吧!首先,出现的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它们在夏天的怀抱里茁壮成长,草地的前面是一片寂静的湖水,加点“蓝色”,湖水映衬着草地的绿色,现在我只想安静的享受此刻的美景,再往前走,是一片“嫩绿色”的小草,太阳貌似知道它在成长,所以派来了“金黄色”的阳光给它养分,我低下头,有几朵“红色”的小花正在含苞欲放。
4.欣赏画家及学生的作品,刺激大脑。
【设计意图:示范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色相,以“梦”的情境带入示范,给学生一个享受的过程,目的是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想象创作,大胆创新】
三、巧妙创新,艺术实践。
艺术实践:用丰富的色相表达自己的感受,创作一幅你喜欢的作品,自由命题。
温馨提示:
1.色彩要丰富
2.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表现。
3.注意充分表现主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突出“大胆想象”体验丰富的色相给人带来的感受,使学生在创作中多形式,多色相进行表达】
四、交流评述,说说丰富的色相。
(一)展示色相创作作品。
1.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作者自己说说作品,你是怎么想的?
3.猜一猜,这幅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设计意图:此展示环节淡化了甄别性评价,带给学生的是“自由式”的感动。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评价中,师生间的鼓励,提高审美的表达能力。此时的活动带给学生的是成功的愉悦和自信。】
(二)拓展知识,丰富认知。
1.拓展关于身边无处不在的色相
其实,不要管你走到哪里,色相都悄悄的在你身边

色相的应用之——热气球 色相的应用之——彩铅
色相的应用之——滑雪服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设计视野,激发学生自由的探索,无处不在的色相的足以使学生的设计热情得以延续。】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绝不是甄别,它应该拥有交流、表达与审美提升等作用。作品展示评价促使学生积极表达所有色相创作的意图,相互评价完善自我设计知识体系的建构。
评价的方法:
自评、师评、互评相结合。
评价的时机:
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强调展示交流中评价。
评价的要点:
支持学生表达色相和创意。
引导学生关注审美追求。
强化色相知识围绕问题的意识。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和谐发展,让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要求孩子们根据色相的运用大胆的创造。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得出以下教学特点:
1、引导,利用大自然以及生活中的色彩,直接刺激孩子们的感官,使孩子们获得感性经验,促进孩子们想象力的提高,既启发造型,又提高了视觉创造力。
2、设问,给孩子们创造性的发展留下空间,让孩子们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精彩的回答是从孩子们嘴里说出来的。
3、关注了孩子们的兴趣,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愉悦的氛围中。用优美的“梦境”示范形式引起孩子们的新鲜感和亲和感,使孩子们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展开合作与交流。
4、在作业形式上,由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同时让孩子们学会自我欣赏和相互欣赏,共同分享展评,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