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的周长。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操作,理解新知
师:同学们,秋天已经离我们远去了,老师把对秋天的回忆收藏了起来,想欣赏一下吗?
(生:想)
出示课件
师:这就是老师收藏的叶子和花瓣,喜欢吗?
师:老师今天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一直爱运动的小蚂蚁,看他要干什么?(课件展示)生观看
师:说一说他是怎样运动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小蚂蚁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在一起,重合了。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他是沿着叶子的边运动了一周。(板书:一周)小蚂蚁也是一个爱学习,爱总结的孩子,他今天也来到我们的课堂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咱们来看看小蚂蚁怎么总结的?
(出示课件)说说小蚂蚁是怎样说的?谁来读一下
生: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那你敢和小蚂蚁挑战吗?请你一笔描出这些树叶的边线。(完成课后描一描)
生:动手操作
师:同学们描的都非常认真,(课件展示)其实我们刚才描了这么多图形,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就学习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什么是周长。
(板书:什么是周长)通过你刚才的动手操作,你觉得什么是周长呢?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吗?
生:叶子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对了,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图形的周长(出示课件和板书)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生:同桌互动
师:下面请你当一回小判官,运用刚才得出的结论判断下面的图形有没有周长。(出示课件)
生:同桌互动、观察、判断、回答
师:强调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才是周长
(二)、操作实践,深化新知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有周长?(学生汇报)
师:下面我们动手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谁愿意到前面来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生:同桌互动
师:好了,我们就不一一去说了!看来周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它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啊!
师:下面我们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完成课后练一练第一题)
师:同学们画的都很好。想不想知道数学书以前我们学过的图形的周长等于什么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课件展示)生观看记录
(三)、拓展认识,激发思维
1、比一比
师:通过动手操作,老师相信同学们不光认识了周长,还理解了周长,刚才你们在观看的时候,小蚂蚁跟老师说,它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想帮助它吗?(想)。(课件出示45页第二题)
师:我们来分分工。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图形测量并计算一下它的周长,一会我们来汇报。
师:先来汇报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再说说它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解第二、三个图形方法同上。
(四)、总结收获,体验成功。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们快乐吗?老师也为你们的成功感到快乐,今后你们还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希望你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
四、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