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1.2.1 人类能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1.2.1 人类能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 课件(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23 23:0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探讨问题:
1 人类能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
2 什么是人体的内环境?
……第2节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 下列环境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适合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是什么?  以上构成了人体生存的外部环境,即外环境.1 适宜的环境温度: ( )℃
2 氧气的含量: 成人每天消耗( )升氧气
3 适宜的压力: 一个大气压
4 淡水:每天补充( )升
5 食物
P20 当外界环境条件超出一定范围时,人类如果不依靠借助设备等手段来改变,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探险,并不是为了挑战环境、与环境作对,而是在了解自身、了解环境的基础上,适应环境,以便将来更好地利用环境。当然探险也是一种超越自我极限的意志锻炼。
探险不等于冒险 目前有专家认为,人类到2080年就可能实施登陆火星计划。
因此人类走向更遥远的太空并不是梦。未来宇宙探险 未来宇宙探险提示:从外环境的温度、气压、宇宙射线、陨石等特征考虑。人体细胞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气球变身”人体约60%左右的重量为水,
水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细胞外液(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环境。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是人体的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和组织液。细胞对周围环境有何要求?1. 温度(体温)
2. 渗透压
3. pH值
4. 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
5. 其他物质的浓度等要求:用简图表示外环境、内环境、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之间有何关系。问题1:
呼吸道内的气体、消化道中的消化液,属于人体的内环境吗?
内环境 VS 外环境外环境人体内环境细胞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管道问题2:先观察横纵坐标,再看图中有关内、外环境温度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信息?内环境比外环境更稳定。内环境在微小的波动中保持相对的稳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