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全册知识点默写提纲 复习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全册知识点默写提纲 复习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4 07:1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

考点默写

课前默写:001号
1.古代埃及位于哪个大洲?孕育文明的大河叫?
2.列举古代埃及的三个重大成就。
3.古代埃及的国王叫什么?其地位和权力怎样?
4.古巴比伦位于哪个大洲?孕育其文明的大河有
哪两条?
5.写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法制成就及其地位。

001答案:
1.非洲。尼罗河。
2.金字塔、象形文字、木乃伊。
3.法老。是全国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 一身。
4.亚洲。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的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课前默写:002号
1.简介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
2.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什么流域?
3.著名的早期文明遗址有哪两个?
4.孔雀王朝的首都是哪里?
5.种姓制度的第三等级是什么?从事哪些行业?
6.种姓之间有怎样的界限?
7.佛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主要教义。
8.佛教何时经哪个地区传入中国?

002答案:
1.位于南亚次大陆。
2.印度河流域。
3.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4.华氏城。
5.吠舍。农业、畜牧业、商业。
6.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7.释迦牟尼(或乔达摩●悉达多),前6世纪,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8.前1世纪,中亚。
课前默写:003号
1.古代希腊的主体是哪里?其地理环境特点怎样?
2.古希腊最早的文明叫什么?它包括哪两部分?
3.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居民分为哪两大部分?
4.雅典的政治特色是什么?谁主政时达到高峰?
5.在雅典,什么人享有政治权利?
6.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享有哪些职能?
7.雅典如何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8.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003答案:
1.希腊半岛。环海、多山、多岛屿。
2.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3.小国寡民。公民和非公民。
4.民主政治。伯里克利。
5.成年男性公民。
6.公民大会。立法、司法等。
7.实行津贴制度。
8.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课前默写:004号
1.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哪个国家?
2.如何看待雅典民主政治?
3.罗马兴起于哪个大洲的什么半岛?
4.罗马共和国哪一年建立?决策权掌握在什么机构手里?什么官员主持日常政务?什么官员有否决权?
5.前2世纪,哪个国家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6.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建立时间。何时地跨亚非欧三洲?
7.罗马帝国与中国哪个王朝几乎同时存在?双方之间的贸易通道叫什么?请写出该通道的路线。
8.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有哪些相同点?
004答案:
1.古希腊。
2.(1)积极性: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2)局限性: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是少数人的民主,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
3.欧洲、意大利半岛。
4.公元前509年,元老院,执政官,保民官。
5.罗马共和国。 6.屋大维,公元前27年。2世纪时。
7.汉朝。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大秦(古罗马)
8.共同点:都起源于海洋,属于海洋文明,都以工商业和航海贸易为主,都曾实行民主政治。
课前默写:005号文艺复兴运动
1.兴起的时间:
2.兴起国家:
3.根本原因:
4.核心:
5.性质:
6.影响:
7.写出下列代表人物及作品:
(1)文艺复兴的先驱:
(2)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3)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
8.文艺复兴运动又称作什么?
9.20世纪初,中国兴起什么思想解放运动?写出其口号和四位代表人物。
课前默写:005号
1.兴起的时间:14世纪
2.国家:意大利
3.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4.核心:人文主义。
5.性质: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6.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7.(1)文艺复兴的先驱: 但丁——《神曲》
(2)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8.文艺复兴运动又称作:“人的发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9.①新文化运动;
②口号:民主、科学;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文艺复兴运动
课前默写:006号 新航路的开辟
1.最早探寻新航路的两个西欧国家是:
2.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目的分别是:
3.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4.迪亚士航海的时间、开辟的航线:
5.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成果:
6.达?伽马航海的时间、开辟的航线:
7.麦哲伦船队航海的时间、路线、意义。
8.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局限性。
9.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最远到达地、影响。
10.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方式有何不同之处?
课前默写:006号 新航路的开辟
1.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2.根本原因:15世纪,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
直接原因:15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重要商道,征收高额关税。 目的:寻求黄金等财富。
3.条件:①欧洲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②已经掌握罗盘技术,③地圆说在欧洲流行,④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⑤有一批优秀的航海家和水手。
4.时间:1487-1488年;航线:开辟欧洲到非洲好望角的航线。
5.时间:1492年;成果: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开辟了欧洲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航线。
6.时间:1497-1498年;航线:开辟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路。
7.时间:1519-1522年;路线:欧洲、大西洋、美洲、太平洋、亚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欧洲。意义:完成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8.历史意义:(1)对欧洲:使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对世界: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开始连成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局限性: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扩张的道路;给亚洲、非洲、美洲带去了灾难,造成了当地的贫穷和落后。
9.郑和下西洋:时间:1405-1433年;最远到达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未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0.不同之处:新航路开辟:目的是寻找黄金等财富;方式暴力掠夺。
郑和下西洋: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方式是和平交往。
1.列举:早期殖民掠夺的5个西欧国家。
2.画出“三角贸易”示意图,并标出出程、中程、归程的主要运输物品。
3. 早期殖民掠夺分别给欧洲及亚洲、非洲、美洲带来哪些影响?4.1553年,哪个西欧殖民国家占据了中国的澳门?澳门何时回归中国?
5.1662年,郑成功赶走了哪个西欧殖民国家收复了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立了什么行政机构?有何意义?
6.最大的殖民国家是哪个?号称什么?19世纪中期,该国发动什么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课前默写:007号 早期殖民掠夺
1.西欧殖民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
2.画出“三角贸易”示意图,并标出出程、中程、规程的主要运输物品。





3. 对欧洲的影响:有助于欧洲国家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对亚洲、非洲、美洲的影响:给亚、非、美地区带去了灾难,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长期的贫穷和落后。
4.葡萄牙;1999年12月20日。
5.荷兰。台湾府。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6.英国。“日不落帝国”。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影响:使中国逐渐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前默写:007号 答案
出程(机械制品、酒等)
归程(烟草、蔗糖等)
中程(黑人奴隶)
1.17世纪,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道路的事件是什么?
2.议会较早出现于哪个世纪哪个国家?掌握哪项权力?
3.17世纪初,议会与王权的关系怎样?
4.写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起止时间、领导人、领导阶级。
5.写出1640、1649、1660、1688年英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6.1688年英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有何影响?
7.简述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文献名称、目的、意义。
8.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影响(重大历史意义)。
9.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是哪一人物领导的哪一事件推翻的?
10.简述制度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课前默写:008号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13世纪,英国。征税权。
3.议会与王权对立,矛盾不断激化。
4.根本原因: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起止时间:1640-1688年。领导人:克伦威尔。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5.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
6.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7.文献名称:《权利法案》;目的:限制王权;意义:确立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的中最高地位,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8.成果: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影响(重大历史意义):推翻了英国的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9.孙中山,辛亥革命。
10.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课前默写:008号 答案
课前默写:009号 美国的独立
一、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 2.导火线: 3.性质:
4.写出下列时间发生的史实及影响
1775年4月——
1775年5月——
1776年7月4日——
1777年——
1781年——
1783年——
二、1787年美国宪法:
(1)通过机构: (2) 主持者: (3) 原则: (4) 确立的政体: (5)地位及影响:
三、简述华盛顿的历史功绩。

课前默写:009号 美国的独立
一、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的资本主义发展。
2.导火线: 波士顿倾茶事件
3.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4.史实及影响:
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1775年5月——第二次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总司令。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1年——约克镇大捷,英军投降.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二、1787年美国宪法:
(1)通过机构:制宪会议
(2)主持者:华盛顿
(3)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4)确立的政体: 共和政体
(5)地位及影响: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简述华盛顿的历史功绩。
(1)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2)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
(3)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课前默写:010号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启蒙运动:
1.兴起的时间: 2.运动的中心(国家):
3.主要内容: 4.写出3名代表人物及各自的思想主张:
5.性质: 6.影响:
二.法国大革命
1.爆发的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3.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4.被处死的国王是: 5.建立的政治体制:
6.高潮阶段的领导人和政治派别: 7.性质:
8.历史意义:
课前默写:010号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启蒙运动:
1.兴起的时间:17-18世纪
2.运动的中心(国家):法国
3.主要内容: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4.代表人物及思想:
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旗手,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
孟德斯鸠——是最博学的启蒙学者,提倡分权制衡的政治模式;
卢梭——主张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5.性质: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6.影响: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二.法国大革命
1.根本原因: 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
2.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3.结束的时间和标志:
1794年,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去。
4.被处死的国王是: 路易十六
5.建立的政治体制: 共和制
6.高潮阶段的领导人和政治派别: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
7.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8.历史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课前默写:011号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开始的时间、国家、部门、标志:
2.政治前提:
直接原因
3.两项主要发明、发明人及各自的意义

4.使用的动力、能源:
5.扩展的国家:
6.积极影响:
7.消极影响:

课前默写:011号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国家:英国。 部门:棉纺织部门。
2.政治前提:17世纪末,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直接原因: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3.主要发明、发明人及意义:
(1)改进蒸汽机,瓦特,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蒸汽机车,斯蒂芬森,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4.使用的动力、能源:蒸汽机、煤炭。
5.扩展的国家:法国、德国、美国等。
6.积极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③使得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7.消极影响:①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②使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③造成了东方落后、西方先进的局面。。
课前默写:012号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诞生的历史背景:
2.诞生的时间和标志:
3.创立者及所属国家:
4.诞生的历史意义:
5.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早的宣传者:
6.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课前默写:012号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诞生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诞生的时间和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
3.创立者及所属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德国。
4.诞生的历史意义: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5.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早的宣传者: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
6.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