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谱唱歌)草原上
1、教学目标
(1)感受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
(2)认识全音符的时值
(3)唱准音符,唱出情韵
2、学情分析
学生对音符时值的记忆不牢固,容易混淆,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记忆
3、重点难点
重点:唱准音符,唱出情韵
难点:认识全音符的时值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
教学活动
活动1
【讲授】草原上
1.音乐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老师要播放一段歌曲,你们能听听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学生聆听 (预设:这是蒙古族的歌曲,藏族的歌曲……)
2.揭示课题,初步聆听
导语:同学们的小耳朵很灵,这的确是一首蒙古族的民歌,那谁能告诉我,蒙古族的小朋友生活在那里呀?(预设:内蒙古的大草原上,住着蒙古包……)
同学们说得特别好,肯定有人亲眼见过那里的样子,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演唱的这首蒙古族的民歌《草原上》,我们一起听听这首歌曲和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快乐的牧羊人》的情绪有什么不同?(预设:更抒情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看歌谱,从这里找到答案。
3.学习歌曲
(1)熟悉歌曲旋律,感受节奏的规律
教师出示歌谱,边听边观察歌曲旋律的变化,发现节奏、旋律重复的部分。
导语:请你们边看歌谱,边听老师弹奏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预设:发现重复的乐句)
(2)画出旋律线,视唱歌谱中重复出现的旋律
教师出示课件中的旋律线,学生一起模唱歌谱
导语:让我们用手势画出旋律线,唱一唱歌谱。(本首歌曲的谱面是两个升号调。因此,提示学生第一个音的唱名是mi)
(3)师生接唱歌谱,巩固音准。
学生演唱每一行的前两个小节,教师接唱后两个小节。(机动内容:如果学生演唱歌谱的效果较好,可以尝试增加难度!和教师互换演唱歌谱或完整演唱歌谱。)
难点的解决:教师演唱的部分让学生用“wu”唱一唱,教师用手势提示学生用连贯的气息进行演唱。
(4)填词演唱歌曲
轻声读词,感受歌词字尾音上的押韵,指导学生开口音ao的口型及发音,特别是乐句长音的保持。
4.完整的演唱歌曲并用肢体表现
(1)随着老师的钢琴完整的演唱
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音准或气息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纠正。
(2)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5.回顾蒙古族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
(1)聆听并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这首《草原就是我的家》也是蒙古族的民歌,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首歌曲的旋律。
教师出示歌谱,学生边听边感受。
(2)归纳歌曲尾音结束在la上的羽调式特点
课堂小结:蒙古族的民歌有的同学也听了很多,你们关注过旋律的特点吗?比如:下次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看看它又是哪个音结束的呢?下次我们再来继续感受蒙古族的民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