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鹂鸟》
教学目标:、
能用温柔亲切的声音演唱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
能用轮唱的形式,初步合作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
感受蒙古族人民对生活,对大草原的热爱。?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初步合作演唱二声部轮唱。?
教学难点:?唱准后十六分音符,以及运用柯尔文手势唱准音高。
3、?教学设计理念:?
《小黄鹂鸟》是实施有效唱歌教学的一堂实践课,整个课堂遵循着“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的九字唱歌教学理念,并突出了音乐学习的科学性,体现了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通过聆听、视唱、齐唱、合唱、互动等多种形式来感受、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强化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舞台还给学生”。?
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5、课时安排:一课时???????????6、?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激趣导入?
(1)师带同学们随音进行节奏律动?
(2)师带同学们随音乐一起舞蹈,感受音乐。?
(3)用“石头、剪、布的游戏方式”把学生分为两组,赢得为A组,输的为B组。来。并请一位学生当A组的小老师,带领A组同学来拍打节奏,师带?B组的同学跳舞。?
二、???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请同学们坐下来仔细聆听歌曲。?(听一听:你们听到了什么?发现了什?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歌曲是二声部轮唱蒙古族民歌。)?
(2)复听歌曲?提出问题:歌中小朋友是对谁在歌唱,以及用什么样声音歌唱??生:在对小黄鹂鸟歌唱(揭示课题)?生:用亲切、温柔的声音。?引导同学们感受蒙古族小朋友对小黄鹂鸟的喜爱。?
(3)再听歌曲?问题:歌词里的小朋友在对小黄鹂鸟说些什么??师生以问答的形式,根据节奏来回答。?
(4)分声部教学?
1、完整聆听歌曲,引导同学们找出相同乐句和不同乐句,并进行练唱。?
2、分别教唱两个声部。?①师完整范唱第一声部。?②生跟琴练唱第一声部?(并说出难唱乐句,再练唱。如“马靴上??”,并注意附点节奏的教唱)?③生完整练唱第一声部。?④师完整范唱第二声部。?⑤生跟琴练唱第二声部。??(引导学生注意第二声部的第一小节出现两个休止符,要停2拍再开始,以及最后一个音符是唱满4拍,才能跟第一声部同时结束。引导学生发现难唱乐句,并解决。如“啊”的部分)?⑥解决第二声部难点乐句?(引导学生提出用柯尔文手势帮助自己唱准音高。)?⑦生完整练唱第二声部。?
(五)二声部轮唱教学?
1、引导学生随音乐分别跟唱两个声部。?①让学生轻声跟唱第一声部,边唱边听第二声部是如何配合的。?②引导学生自信地跟着伴奏演唱第一声部。?③让学生跟着音乐轻声跟唱第二声部,耳朵也要听到第一声部是如何配合得。?④引导学生自信地跟着伴奏演唱第二声部。?⑤让学生仔细认真的听一听两个声部时如何配合,进行轮唱的。
?2、师生配合进行二声部轮唱。?①学生唱第一声部,老师演唱第二声部。(师要有手势引导)?②请一组同学跟老师一起唱二声部。其他同学唱第一声部,?③学生唱第二声部,老师来唱第一声部。?(师要注意手势引导。声音、情绪上的处理。)
?3、师引导同学们分组跟伴奏进行二声部轮唱。?①跟着伴奏分组分声部来进行轮唱配合。(注意配合的方式方法,特别要引导第二声部的同学,第一小节停两拍,并带上柯尔文手势来帮助自己唱准音高。最后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引导他们发声方法,音准。)?②引导学生按声部进行轮唱配合。第一声部边拍打节奏边唱。第二声部边唱边配上舞蹈动作。?③从两声部中选出两位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二声部轮唱表演。
?三、???拓展延伸、小结?
1、通过图片了解蒙古族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引导学生边听边感受有哪些热闹的场面。)?
2、随乐律动出教室。课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