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高陵区鹿苑草市小学 丁芬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课标》提倡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的内容,本节课给学生提供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既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了一个感悟、体验、提升的数学化过程,在设计上由浅入深、形式上灵活多样,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一系列问题中发展了数学思考能力,体验了知识的作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搭配服装”等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各种搭配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使学生逐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五、教学具准备:
课件和服装学具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会想、会说、又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想与每位小朋友每人握一次手!大家愿意吗!?(进行无序重复地握手)
师:哎呀,?我跟谁握过了,跟谁没握过,自己都记不清了,你们知道吗?为什么?
生:太乱了。
师:谁来帮老师想个办法才不会出现刚才的情况。
生:一组一组握;一列一列握;一行一行握……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样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握,就不会出现重复和遗漏的情况了。
师:同学们,当你早上起床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生:穿衣服。
师:对,穿衣服,然后我们洗漱,吃好早餐,最后背上书包高高兴兴的上学。那么,在穿衣服、吃饭、走路中有没有让我们研究的数学问题呢?
生:有。
师:在这里,需要让我们研究的问题可多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其中的一个问题,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的形式,创设无序的握手情景切入,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思考有序、不重复的握手方法,为学生进一步研究有序不重复的搭配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营造了利于学生学习的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学习
1、感知搭配
师:看着同学们这么高的学习热情,马戏团的小丑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课件出示小丑)带来了他表演用的服装,都有那些服装呢?(课件出示两顶帽子和三条裤子)
生:帽子和裤子。
师:小丑带来了几顶帽子和几条裤子?
生:两顶帽子和三条裤子。(课件出示归类后的帽子和裤子)
师:两顶什么颜色的帽子?三条什么颜色的裤子?
生:红帽子,黄帽子,蓝裤子,绿裤子,红裤子。
师:小丑马上要表演了,可是他还不知道穿什么,想让同学们帮他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搭配中的学问。(板书课题)
如果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搭配在一起叫一种搭配方法,搭配时,我们忽略掉颜色和样式,那么,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请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猜测。
2、动手操作,寻找方法
师: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现在,同桌之间相互合作,拿出你手中的衣服图片,动手摆一摆,看看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并且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在练习本上整理自己的搭配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并从中找出典型的搭配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的操作,现在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搭配的方法。
第一种:出示没找全的。
生边展示边说。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为什么?
生:不同意,他没找全,有遗漏。
师:所以我们在搭配的时候要找全,就要做到不遗漏。(板书:全,不遗漏)
第二种:出示有重复的。
生边展示边说。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为什么?
生:不同意,他重复了。
师:所以我们在搭配的时候要找全,不仅要做到不遗漏,还要不重复。(板书:不重复)
第三种:出示不按顺序找全的。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他找全了吗?
生:全了。
第四种:出示按序找全的。
生边展示边说。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
生:同意。
师:你能说一说找寻的方法吗?
生:用帽子分别去搭配三条裤子。
红帽子配蓝裤子,红帽子配红裤子,红帽子配绿裤子;
黄帽子配蓝裤子,黄帽子配红裤子,黄帽子配绿裤子。
师: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二种,它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找的。
师:说的很好,你们真会观察,搭配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才不会遗漏,不会重复,才能找全。(板书:有序)
师:除了用帽子分别搭配三条裤子,你能用裤子去搭配帽子吗?
生:用裤子分别去搭配两顶帽子。
蓝裤子配红帽子,蓝裤子配黄帽子;
红裤子配红帽子,红裤子配黄帽子;
绿裤子配红帽子,绿裤子配黄帽子。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汇报、交流,充分理解要做到不遗漏,不重复,一定要做到有序。
3、通过连线,体验有序
师:这样写有点太麻烦了,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出示连线作品)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连的?
学生说连线的方法。
师:谁能在上台连一连?
学生上台演示连线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连线。(学生边说课件出示连线)
师:刚才这位同学是抓住一顶帽子,分别与每一条裤子进行搭配,找到了全部的六种搭配方法.你们还有别的方法也能找到全部的六种不同的搭配吗?
学生用裤子和每顶帽子进行搭配,学生说,老师连。(学生边说课件出示连线)
师:不管我们是从帽子开始连,还是从裤子开始连,只要我们做到有序,就能够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
师:除了同学们的这些表示方法,老师这里还有一种表示方法,你能看懂吗?(课件出示用图形的表示方法)
生:用三角表示帽子,用圆表示裤子。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这种表示方法你理解吗?(课件出示用字母表示的方法)
生:用A1,A2分别表示2顶帽子,用B1,B2,B3分别表示3条裤子。
师:你能试着连一连吗?
学生连线,并说一说连法。(学生边说课件出示连线)
【设计意图】
通过连线使学生明确用连线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排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4、发现规律
师:(出示课件)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知道一顶帽子搭配三条裤子有三种搭配方法,再来一顶帽子又有几种搭法?
生:三种。
师:两顶帽子搭配三条裤子有几种搭法?
生:6种。
师:再来一顶帽子又有几种搭法?
生:三种。(课件演示)
师:三顶帽子搭配三条裤子就有几种搭法?
生:9种。
师:4顶帽子呢?9顶呢?
生:12种;27种。
【设计意图】
进一步使学生理解搭配的方法,并从中归纳出搭配中的原理。
(三)、解决问题
1、营养配餐
师:中午笑笑去食堂吃饭(课件出示图片)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好吃的?
生:主食有米饭和馒头;炒菜有鸡蛋西红柿,土豆片,青椒炒肉,烧茄子。
师:午餐是以盒饭的形式供应的,而一份盒饭只能含一种主食和一种炒菜。(课件显示)
笑笑的午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搭配方法。
生:我先选米饭,有四种配餐方法,再选馒头,又有四种配餐方法,一共有8种配餐方法。
师:你会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吗?拿出你的练习卡,说一说这些字母分别表示什么?
生:A1,A2表示两种主食,B1,B2,B3,B4表示四种炒菜。
学生连线,教师巡视。
师:谁来连一连?
生上台演示。(生边演示师边出示课件)
师总结:真不错,有顺序地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2、去动物园的路线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的真棒,能够活学活用,相信这道题也难不倒你们。(课件出示图片)
师:图上画的有什么?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可走?从少年宫到动物园又有几条路可走?
师:那么从学校经过少年宫,然后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线呢?动脑筋想想看。
生:6条。
师:说一说有哪6条路线?
指名到黑板上指一指。
学生上台演示,师边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的转换,促进学生把数学知识往生活应用迁移,提高学生生活数学的意识,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
(四)、总结提升
师:你们太棒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除了刚才讲到的衣服搭配、用餐搭配,路线搭配外,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搭配,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仔细观察,有序地搭配,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
从课堂学习过程的回忆中,总结搭配的方法,促进有序的数学思想地生成。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不遗漏
全—— —— 有序
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