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内容
时间与数学
授课人
崇相西小学 张瑾
教学目标
结合“共同的休息日”这一常见的生活情境,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日历中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初步感受集合思想,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具
准备
课件
板书
设计
时间与数学
作标记
教
学
流
程
教师导学
学生自探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来测测大家的反应能力,看谁反应速度最快?
看来,大家不但善于观察,而且反应速度很快,今天同学们就带着这些优点来走进今天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其实,数学中有规律,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有规律的,每天我们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做一定的事情。比如现在:我们在上课,爸爸妈妈在工作。在这样的作息时间里就存在这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有兴趣研究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时间与数学的问题。
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奇思,是一个特别有爱心的孩子,他特别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孤儿院和那里的小朋友玩,可是爸爸妈妈都有工作,奇思也要上学,哪天去好呢?大家想不想帮帮他?
理解情境中的数学信息
奇思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奇思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奇思是周六、周日休息。
2、独立探究,找出三人各自的休息日
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用“√”标出奇思的休息日。
展示汇报,找出发现
哪几天奇思的父母同时在家休息?哪几天奇思能和父亲同时休息?
学生根据“父母共同的休息日”集合图,独立填“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集合图,并交流。
三、拓展应用: 观察日历找规律。
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律,只有我们认真观察,没有能难倒我们的。
1、 观察日历中的加框的4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换另一组再试一试。
2、观察日历中有阴影的9个数,你又有什么发现?
从左往右、从上往下、斜着观察
换另一组试试
3、猜一猜,说一说。
我选了横着相邻的两个日期,它们的和是25,你知道我选的是哪两个日期吗?
我选的是竖着相邻的两个日期,它们的和是37,你知道是哪两个日期吗?
4、看小故事
小结
今天,我们帮奇思解决了问题,知道了时间与数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好好学习数学,日历中还有很多的规律,只要我们大家用心观察、认真寻找,就会有所发现。
学生抢答
有
想
学生说
学生独立思考并标记
学生独立完成
填集合图
12比11多1,??18比11多7,?? 嘿!我发现了:11+19=30,??
12、13
15、22
学生自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