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设计
前
思考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只是组织者、引领者及合作伙伴。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正如喻伯军老师所讲的,老师们经常感叹一节课的时间不够用,出现拖堂、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活动过多、环节过多造成的。因此我们提倡简约的课堂,集中探究主题,整合教学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活动空间,力求让学生有充裕的自主学习机会进行探索活动,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土壤里有什么》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地球的地形地貌》单元第1课,从本课起,单元的探究活动转入对土壤方面的研究,本课教学我准备集中探究主题,以任务单的形式使教学环节简单化,设计为“课前调查,聚焦问题------针对问题,实验前思考------运用任务单,展开长时实验探究(包含研讨交流)-------总结回归,拓展运用”四个环节。这样,再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绝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以及信息搜集与处理、记录,表达与交流等,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形成科学的态度,并养成仔细观察和认真记录等学习科学该有的一些良好习惯。
教学
目标
科学概念:
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课前调查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对比实验”和“弹簧秤使用”掌握情况。)
演示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钩码、
分组实验材料:土壤、小铲子、塑料盒、白纸、放大镜、烧杯、酒精灯、石棉网、小棍、水、牙签、已制好的无机盐等。
?
教????????学???过???程???????预????????设
设计
意图
(一)通过课前调查,聚焦问题:(3分钟)
?
1.??????引入:通过课前调查,同学们对“岩石会风化——继续风化——再继续风化会怎样?”的问题形成三种观点。
板书出示:
岩石风化后
?
1.????????变成了灰尘
2.????????变成了微生物
3.????????变成了土壤
?
2.??????请你针对自己的观点,简单说说理由。(孩子们各持观点,并充满好奇。)
?????3.聚焦问题:好!科学是要讲证据的,这节课就通过探究土壤的成分来寻找土壤是否来源于岩石的证据。
4.板书课题:??????4土壤中有什么??????(生记录课题)
?
(二)针对问题,实验前思考:(3分钟)
1.提问:(出示实验器材)同学们,想想这个实验该怎么做?(想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土壤?)【了解学生探究实验前的操作情况。做适当的指引还是有必要的】
2.(预设有可能说出以下几种情况)
生:直接用眼睛看。
生:借住放大镜观察。
生:可以把土壤倒入水中。
生:可以把土壤烧一烧。
3.师随机演示,把部分土壤用勺子配合倒入水中,土壤要留样。引导学生此时要仔细观察,否则有些现象就看不到了。然后再搅拌静置,这时不能再动杯子。
【根据以往的经验,有些学生会把所有的土壤都倒入水中,还有静置时总是难以真正“静置”,静置是需要时间,故把这一步提前做】。
4.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观察。如捻一捻等等。
(三)运用任务单,展开长时实验探究。(25分钟,其中汇报7分钟)
1.(课件出示)请读温馨提示:(1)实验时间为15分钟,领取任务单依次挑战;(2)遇到难题可以小组合作解决,也可以举手请求老师帮助。?
2.利用任务单,展开长时探究。
任务单一:
(1)、把少部分土壤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2)、将土壤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 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怎样?(静置时把杯子放在盒子里,不去动杯子。)???????????????????????????????????????
任务单二:
(3)、在静置的同时,把留下的土壤倒在白纸上摊开,用肉眼观察.
(4) 、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 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任务单三:
可以烧一烧土壤,又能闻到什么?发现什么?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的现象:小部分学生没有及时记录;个别学生观察不细致;个别学生已经有三脚架,还手拿酒精度烧,还有学生准备拿着静置的土壤烧,教师作相应的指导。)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动手,每一个学生都记录。边研究边记录边交流,形成自己的想法】
?
3.汇报交流。
呈现记录表,汇报我们的发现,必要时可作演示。每组可以派2人汇报。
(2 )句式:用什么方法观察,我们从土壤中发现:
(3)板书???(学生记录单设计见下面)
???【汇报时不能以小组代替全班,比较不同的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并分析原因。往往,这时会发现孩子们的许多亮点。总之,要注意交流汇报的互动性,要突出交流的有效性】
(预设有以下几种情况:)
A、肉???眼??????小石子??树根
B、放 大 镜??????沙??粉砂??黏土
C、放入水中?????空气???枯枝??树叶
D、搅拌静置?????动植物残留体???分层??颗粒上小下大
E、烧 一 烧??????有气味???腐殖质
其它方法:无机盐
??(四)总结回归,深化学习(拓展运用)(8分钟)
1. 总结回归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原来土壤有这么的成分!这都是我们共同观察出来的结果,给自己鼓励一下吧!(全班鼓掌)
师:通过你们的探究,现在你知道能从土壤成分中找到土壤来源于岩石的证据了吗?
生从土壤的成分中找证据,移到黑板的一边。
岩石变化留下的痕迹:
沙??粉砂??黏土???颗粒上小下大??无机盐
师:现在找到证据了吧?
生:找到了!
师:那我们再观察土壤剩下的成分,还有什么留下痕迹?
生从土壤留下成分中找生物痕迹,移到黑板的另一边。
?
生物变化留下的痕迹:
枯枝??树叶??树根??动植物残留体??腐殖质
?
(课件出示)总结:土壤是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风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当腐烂的植物和动物与岩石碎屑混在一起时,混合物就被成为土壤。
2.拓展运用提升深化学习
呈现图片:土壤、动物、植物的相互关系。
出示土壤与生命的关系图,生结合图片,完善土壤、动物、植物三者间关系的导图。
土壤是地球是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要好好珍惜它!
?
?
?
通过课前了解,活动更有针对性。孩子们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探究欲望更迫切,因为这是集合自己的观点聚焦的问题,自己就像小科学家一样在完成一项挑战。
?
?
?
实验前作简单而有针对性的指导还是有必要的,但不必花太多时间。尤其是教师偶尔演示一些有难度的实验可以减少许多啰嗦的话语,省时、有效。
?
?
?
确定本节课的核心探究活动后,尽量让学生进行一个较长时间的实验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合适、合理、巧妙地指导,尽量不打断学生的探究思路。故设计以任务单的形式,把一个个小的探究活动串联起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可以避免老师过多的指导性话语干扰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要有充裕的自主学习机会进行探索活动,去真正地发现和建构出新知,这才是科学课所追求的。
?
?
?
?
?
这一环节让学生体会到了自己的成就感,更会激发探究欲望,科学学习不局限于课堂,让孩子们时时处处都充满学习、探究的欲望,这是我们所希望的
板书
设计
???灰尘???????????????????????????
?
岩石风化后
微生物?????????通过探究活动????????????土壤是岩石风化 和生物的共同
作用的结果。
寻找证据
土壤?
?
?
记录单
设?计
寻找土壤的成分
方法??????????我在土壤里看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