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的抗战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的抗战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4 14:1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七七事变七七事变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佟麟阁于南苑战前抗日名将佟麟阁七七事变抗日名将赵登禹1937年七七事变后,赵登禹受命任北京南苑方面指挥官。北平保卫战期间,他和副军长佟麟阁一起指挥南苑守军坚决反击。1937年7月28日,壮烈殉国。七七事变敌将赵登禹的防守非常坚固,此战惨烈至极,白刃战到处发生,我军的苦斗是无法想象的。地面上到处都是战死的尸体,这就是一场白日下的噩梦!
——《大陆战史》日本陆军省报道部编“中国士兵面对面的死战也不肯退却,甚至负伤几次依然冲上来拼杀。”
——第一大队大队长一木清直的描述1937年6月东条英机:“以对苏作战的军事观点来判断中国目前的形势,如我们武力许可,则应首先对南京政府加以一击。”
——【日】秦郁彦《日中战争史》第351页武装入侵中国,以消灭南京政府九一八事变是局部侵华,这一次是全面侵华。阅读完这则材料,你能预测接下来日本会怎么做吗?你认为这一次的武力侵华与九一八事变时期的武力侵华在目的上有何不同?第二次国共合作“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我们的口号是:
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
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
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全民族实行抗战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根据材料,共产党对国民党政权政策上有何变化?根据材料,共产党的军队出现了怎么样的变化?《宣言》体现了共产党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什么主张?合作抗日第二次国共合作“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摘自蒋介石“庐山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9月,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北工农红军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南方八 省红军 游击队新四军军长 :叶挺副军长 :项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炎黄子孙的血性抗争国家大难临头,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义务。我要尽个人对国家的义务,所以想到南洋卖画,捐与国家……战士为国不怕牺牲,我徐悲鸿只能用自己的画笔去战斗了。
——《半年来工作之感想》徐悲鸿旅美华侨走上街头募捐及纪念章炎黄子孙的血性抗争庄万里,福建籍菲律宾华侨。七七事变后,和族兄庄材鳅一起以庄万益公司名义捐赠飞机一架。
——《泉州抗战史话》张惠评、许晓松著炎黄子孙的血性抗争中国共产党:于8日通电全国,呼吁进行全面抗战……中国国民党:于17日发表庐山谈话,表明抗战决心……工人:顶着炮火坚持生产,支援前线;捐款捐物;参军……农民:节衣缩食、努力生产;积极参军……知识分子和学生:投笔从戎、奔赴战场;捐款捐物……地主:减租减息;捐款捐物……资产阶级:增加生产;捐款捐物……少数民族:满族、朝鲜族、傣族、回族等近40个民族参与抗战海外华侨:捐款捐物;回国参战……全民族抗战开始炎黄子孙的血性抗争南京市七七事变淞沪会战之兽性入侵“(占领上海)使其丧失经济中心的技能……切断其对外联系……(能使中国)军队和国民丧失战斗意志。”
——田琪之、齐福霖译《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1卷第2分册,第18页七七事变淞沪会战之血性抗争姚子青,著名抗战英雄。淞沪会战期间受命坚守宝山县城,在装备落后、地势不利的情况下以600官兵对阵日军军舰50艘、飞机20余架、坦克近30辆、步兵5000余人,坚守长达七日。9月7日,城墙被毁后,日军蜂拥进城,此时,姚营只剩官兵20余人。姚子清高喊:“弟兄们,杀身成仁、报效国家民族的机会到了!”遂率众冲入敌阵。此役,年仅28岁的姚子青和全营600官兵全部壮烈殉国。七七事变淞沪会战之血性抗争谢晋元,著名抗战英雄。淞沪会战中,为掩护十万大军撤退,谢晋元受命率524团1营400多人断后掩护。他与号称“八百壮士”的部下们据守四行仓库这一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国土,抗击数万敌军长达3天,成功完成断后任务。七七事变淞沪会战之血性抗争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竞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英国人是如何评价中国的淞沪会战的?根据材料分析,英国人为什么会对淞沪会战有如此高的评价?结合课本内容回答,淞沪会战为什么“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之兽性入侵“要解决事变(支那事变,即全面抗战),攻占首都南京具有最大的价值……(中国军队自上海溃败后)抵抗在各阵地均极其微弱,很难断定有彻底保卫南京的意图。”
——田琪之、齐福霖译《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1卷第2分册,第106页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之兽性入侵“(日本军队)对于非武装的平民与不怀敌意的中国军队,则采取宽宏和善的态度。”
——【英】田伯烈《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第5页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之兽性入侵“1937年攻入南京后,杀害了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许多中国普通百姓(南京事件),但国民政府得到美英等国支援,先后2次迁都,继续战争。”
——东京书籍版“1937年7月,位于北京郊外卢沟桥的中日两军发生冲突,以此为导火线,中日战争爆发。日军从南部入侵,占据上海及当时的首都南京。在南京,日军不仅杀害中国士兵,还杀害了很多民众。”
——帝国书院版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之兽性入侵东京《日日新闻》随军记者铃木二郎12月13日于中山门附近:“俘虏们在25公尺的城墙上排成一列,许多日本兵端着插上刺刀的步枪,齐声大吼,冲向俘虏们的前胸或腰部刺去,一个接着一个被刺落到城外去了。只见飞溅的血雨喷向半空,阴森的气氛,使人寒毛直竖,浑身战栗。我……感到简直是坠入了刀山、油锅、血污池的十八层地狱。”
——【日】曾根一夫《南京大屠杀亲历记》第223-224页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之兽性入侵向井敏明和野田毅1937年11月,在由淞沪战场向南京进军的途中,向井敏明突发奇想,向同部队的野田毅发起“砍杀百人竞赛”,以一瓶葡萄酒作为奖品。《东京日日新闻》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到12月10日两人见面时发现无法确定谁先到达100人,遂决定延长比赛至150人。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之兽性入侵1937年12月16日:我开车到下关去勘查电厂,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有些就在国防部面前的军营里进行。机枪声响个不停。
——摘自【德】约翰·拉贝《拉贝日记》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之兽性入侵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之兽性入侵尊重历史,珍爱和平!惕惕后人:永矢弗谖——南京大屠杀之理性思考惕惕后人:永矢弗谖——南京大屠杀之理性思考南京国际安全区部分委员的合影,从左到位为福斯特先生、米尔斯先生、拉贝先生、斯迈思先生、费奇先生。时间大约是1937年12月15日。 (图片来自耶鲁大学神学院馆藏照片)惕惕后人:永矢弗谖——南京大屠杀之理性思考明妮?魏特琳,美国传教士,国际安全区发起者之一。大屠杀期间魏特琳写下了大量日记。目睹大屠杀却无能为力的她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后被迫回国养病。在遗书中,她写道,她在中国的传教失败了,与其受精神之苦,不如一死了之。临终前说:“如果能再生一次,还是要为中国人服务,中国是我的家。”她的墓碑上用中文刻下了四个汉字—金陵永生。惕惕后人:永矢弗谖——南京大屠杀之理性思考1938年2月20日,一位日军在南京圣保罗教堂留影。他给难民们带来了一些肥皂、毛巾和饼干。(图片来自耶鲁大学神学院馆藏照片)惕惕后人:民族复兴在这段历史中,出现了很多不同身份、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籍的英雄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人”。他们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民族凝聚力。这群人,这种力量,在抗战期间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中华民族赢得了抗战的胜利;这群人,这种力量,在当今,筑成了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新长城,并且必然会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感恩:珍惜:骄傲:先烈的奉献、友人的帮助继承:爱国主义精神来之不易的和平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哪一个故事触动了你?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