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分数除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分数除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6 13:0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分数除法
一、单选题
1.一个数(0除外)除以 ,这个数就(?? )。
A.?不变????????????????????????????B.?缩小到原来的 ????????????????????????????C.?扩大到原来的5倍
2.(?? )
A.?29??????????????????????????????????????????B.???????????????????????????????????????????C.?10??????????????????????????????????????????D.?1
3.81÷ =(?? )
A.?4?????????????????????????????????????????B.?25?????????????????????????????????????????C.?36?????????????????????????????????????????D.?90
4.?( ?)。
A.???????????????????????????????????????????B.?58??????????????????????????????????????????C.??
5.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后来从外校又转来1名男生,这时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这个班现在有学生(?? )
A.?24人????????????????????????????????????B.?45人????????????????????????????????????C.?21人????????????????????????????????????D.?35人
二、判断题
6.计算得:
7.÷5与5÷ 的计算结果相同。( ??)
8.如果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那么甲数小于乙数.
三、填空题
9.=________
1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11.(2015·江苏江阴)直接写出得数。
25+69=________
0.72-0.58=________
0.2÷0.001=________
0.8×1.2×1.25=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2.? ________千克的是80千克,比80千克少 是________千克。
13.________
四、解答题
14.小明家7月份付电费60元,比6月份的电费增加了 。小明家6月份付电费多少元?
15.三年级同学有72人参加秋游活动.三(1)班参加的人数是总数的 ,三(2)班参加的人数是三(1)班的2倍.三(1)班和三(2)班各有多少人参加秋游?
五、综合题
16.计算????????????????????????????????????????????????????????????????????????????????????????????????????????????????????
(1)________?????????????????????????????????????????????????????????????????????????????????????????????
(2)________?????????????????????????????????????????????????????????????????????
六、应用题
17.张、王、李三人共有存款6300元,已知张与王存款的比是5:6,李的存款是王的 ,张、王、李各有存款多少元?
18.两辆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一条公路开往B地.甲车比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甲车比乙车早 小时到达途中的C地,当乙车到达C地时,甲车正好到达B地.已知C地到B地的公路长30千米.求A、B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 一个数(0除外)除以 ,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5倍. 故答案为:C. 【分析】除以一个非0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可知,一个数(0除外)除以 , 等于这个数乘5,据此解答.
2.【答案】 B
【解析】【解答】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应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3.【答案】 D
【解析】【解答】解:81÷=81×=90 故答案为:D.
【分析】整数除以分数(0除外),等于整数乘分数的倒数,再根据整数乘分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4.【答案】 C
【解析】【解答】 ,故本题选择C.
【分析】通过审题,根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运算,如果有多种括号,应该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5.【答案】 B
【解析】【解答】女生人数:=24(人);现有男生人数:24x=21(人);现有全班人数:24+21=45(人) 故答案;B
【分析】题意可知,男生增加1人,总人数增加1人,但班级女生人数不变,本题女生人数是单位“1”。先根据男生人数增加1人前后相当于女生人数的不同分率,求出女生人数,数量关系式为,女人人数x()=1;然后应用女生人数x=男生人数,求出后来男生人数,最后把男女生人数相加求出现在全班人数。
二、判断题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分析】 本题考察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内容比较简单。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 , 结果不相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由此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后判断即可。
8.【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因为 > ,和较大数相乘的数小,所以乙数小于甲数.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如果两个因数的积等于另外两个因数的积,乘较大数的因数则较小,比较 与 大小,则和较大数相乘的数小,据此判断即可.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则相等的是积,再根据如果两个因数的积等于另外两个因数的积,乘较大数的因数则较小进行比较即可.
三、填空题
9.【答案】
【解析】【解答】 = = 故答案为: 【分析】观察数字和运算符号特点,此题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计算分数乘法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10.【答案】(1) (2) (3) (4)
【解析】【解答】解:(1);(2)-=;(3);(4) 故答案为:;;;
【分析】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的积作分子,分母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11.【答案】94;0.14;200;1.2;;;;2
【解析】【分析】本题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题考查分数、小数、整数的四则运算.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按照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法则进行计算. 小数的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相加. 小数的除法,先将除数变为整数,再将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相除.
12.【答案】 640 ;70
【解析】【解答】(1)80÷=640(千克);
(2)80×(1?)=80×=70(千克); 故答案为:640,70.
【分析】本题考点:分数乘法. 此题属于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类型,解答关键是确定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1)(  )千克是80千克的, 把80千克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2)(  )千克比80千克少, 把8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的数量占80千克的(1?),根据求比一个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
13.【答案】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即可.
四、解答题
14.【答案】 解:60÷(1+"")=48(元) 答:小明家6月份付电费48元。
【解析】【分析】小明家6月份付电费的钱数=小明家7月份付电费的钱数÷(1+7月份比6月份的电费增加了几分之几)。
15.【答案】解:72× =9(人) 9×2=18(人) 答:三(1)班有9人参加秋游;三(2)班有18人参加秋游.
【解析】【分析】 的单位“1”是三年级的总人数,由此用乘法列式求出三(1)班的人数;再根据“三(2)班参加的人数是三(1)班的2倍”,得出三(2)班参加的人数=三(1)班的人数×2,由此求出三(2)班的人数.
五、综合题
16.【答案】(1) (2)
【解析】【解答】
【分析】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进行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可以使运算简便。
六、应用题
17.【答案】 解:6300÷(1+ + )
=6300÷
=2520(元)
2520× =2100(元)
2520× =1680(元)
答:张有存款2100元、王有存款2520元、李有存款1680元.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把王的存款看作单位“1”,则张的存款是 ,李的存款是 ,则王的存款的1+ + 是6300;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6300除以1+ + ,求出王的存款,进而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张、李的存款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分数除法、乘法的意义.
18.【答案】解:30 =60(千米) 30÷5×60 =6×60 =360(千米) 答:两地相距360千米
【解析】【分析】甲车比乙车早?小时到达途中的C地,乙车到达C地时,甲车正好到达B地.已知C地到B地的公路长30千米,即甲车又行了小时,到达B地,所以甲车速度是每小时30÷=60千米,又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5千米,则甲车到达B地时,正好比乙车多行30千米,所以此时两车共行了30÷5=6小时,所以两地距离是60×6=36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