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断、楚、孤、帆”4个新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思。?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媒体,通过聆听,诵读,画面呈现和想象,使学生形象感知本诗,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借助注释,自主查阅等方式,推动理解古诗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思,教授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及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思。?
教学过程:?
一、回顾李白,引出课题?
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学过那么多的古诗,能说说你喜欢的诗人吗?(知道,请一两名同学简要介绍)而作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我们对他应该并不陌生,甚至可能是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了。那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些诗歌呢?(指名2至3个同学回答,择取最后这首全班背诵)(先呈现画面再出示诗歌)?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同学们真不错!大家发现了没有,李白的诗歌是不是很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朗朗上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陪同李白去一座名山大川看看??
3、课件出示望字的变化过程,理解意思?好的,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跟着诗仙李白一起去望一座山!一起再来学习他这首也很奔放豪迈,意境奇妙的诗歌——望天门山(接着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解释课题——望(往远处看)天门山(天高,门对)——展示图片,安徽的天门山。(注意解释天、门)?
5、当时正直年少,满腹雄心抱负的李白乘舟顺江而东望见天门山,他望见了天门山的一些什么?你们自己想象一下天门山是什么样子的?点生想象回答?这样的景色,跟我们大家以前学过的一首诗很相似,《独坐敬亭山》生齐读后教师指导按平仄的方法吟诵?
二、根据刚才讲到方法来读读本诗?????男生女生分别读,评析后齐读??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地反复读诗,思考:李白的天门山写了哪些景物,思考,这些景物都是怎么样的?同学之间讨论?
?2、天门(天门山,注释)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冒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代指船)?
3、多媒体出示带有插图的诗句,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诗句。?
(1)指名逐句说意思(一句一个人,同时注意加问,突破断、回、出(同学在班级间隙中感受)、孤)?
(一二句读,男女生分句读)?(三四句齐读)整体齐读!(根据学生读的状态强调有感情的读)?
(2)指导学生连起来说说古诗的意思。(学生边说边板画简图)?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再现画面,想象说话?
1、假如你是李白,你看到这样壮丽的景色会说些什么?先别急着回答,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结合背景音乐,朗诵背景文字,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然后写出所想(根据时间可以改为说出所想)。?
那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年轻的你——李白刚刚25岁。你满腹才华,离开家乡,准备大展宏图,作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于是,你顺江而下,遍访名山,寻访名流。不知不觉,你已乘风破浪,来到了安徽当涂,望到了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在这一出一来之间,你已经完全和天门山融合在一起。此时此刻,你再也按捺不住内心强烈的情感。那么请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把你内心的呼唤写下来。?
选取2-3个同学的分享(举手或指名)?
根据时间情况,小组互相交换分享交流。?
五、课堂总结?
丽日照临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边上扬帆而行,驶过夹峙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多么惬意,多么美好的图景。诗人紧扣一个“望”字,借助笔下一派雄丽的景色,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将宽阔的胸襟,奔放不羁的情思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六、作业布置?
1.把这首古诗流畅且有感情地背诵给家人听。?
2.完成课堂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