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4 19:2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阳关遗址
玉门关遗址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地区,称为西域。
一、张骞通西域
招 贤 令
自古以来,我族人民
常被匈奴压迫,黄河
附近的人民更常遭匈
奴骚挠,为大举反击
匈奴,现招募一勇士
出使西域,联合大月
氏,共同夹击匈奴,
重赏。钦此!
该“招贤令”所招募的使者须
完成什么任务?
敦煌壁画里有一幅“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138年
目的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成果 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及西域各国想和 汉朝往来的愿望。
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史料研读
然骞凿空(开通),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所以称张骞的举动为“凿空”。
张骞曾历尽艰险远赴西域,可谓是九死一生,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问题思考
敢于冒险、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百折不挠、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和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 。
挫折: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俘虏;食物匮乏。
张骞通西域的作用:
1. 开启了西域各国和汉朝频繁交往的时代,沟通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2.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陆上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境内
亚欧非各地
二、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上的驼队
河西走廊
西亚
今新疆地区
陆上丝绸之路
长安
中亚
欧洲
葡 萄
石 榴
苜 蓿
核桃,原名胡桃
胡萝卜
大蒜,原名胡蒜
黄瓜,原名胡瓜
葡萄
苜蓿
核桃
石榴
丝绸
哈哈,你知道这些物品哪些是我从西域驮回来的?哪些是从中原驮过去的吗?
铁器
良种马
中国


印度
西 方
东 方
良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乐器、歌舞等-----
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开渠、凿井、铸铁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
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海上丝绸之路
对西域的管理
西域都护
公元前60年
职责:
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意义:
时间:
班超经营西域
职责:
结果:
时间:
三.对西域的管理
调遣军队、征发粮草
东汉明帝时
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他得到西域各国的信任,长期留守西域。
(西汉)
(东汉)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了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丝绸之路
开辟
交流
张骞通西域
管理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西汉:西域都护
东汉:班超经营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