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本章综合二 生物圈2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本章综合二 生物圈2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25 10:4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圈Ⅱ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了解生物圈”,按照突出人与生物圈关系的思路设计的。共三节内容,开篇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给出了生物圈的概念,初步为学生了解了生物圈的概念。紧接着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统一的整体,引进对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讲解,由浅入深、从局部到整体、层层递进,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构建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概念。本节依据学生建立的生物圈的概念,引出“生物圈Ⅱ号”的建立,从而建立保护人类生存唯一的家园——生物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中的“生物圈Ⅱ号”是依据生物圈来建造的,学生通过本章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已建立了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概念,但还不牢固,这让学生对新的“生物圈”富有探知的欲望,当然学生可以对“再建生物圈”知识的学习、对同学制作的生物圈模型能进行分析。此外,学生喜欢多样新颖的课堂,且也能熟练的运用白板技术,本节课充分利用了学生感兴趣的电子设备,将传统课堂转变为现代高效的信息化课堂,并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机互动”的活动形式使得课堂趣味性增加,时刻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师生共同使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带领回忆生物圈相关知识,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生态系统的联系;
2.学生应用多媒体,动手制作模拟生物圈模型、展示并表达,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生物圈Ⅱ号的学习,了解其构成及其失败原因;
4.分析生物圈Ⅱ号失败原因,从而体会地球生物圈的可贵,树立保护周边环境,珍惜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家园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模拟生物圈的构建;
2.生物圈Ⅱ号的构成及其失败原因。
教学难点:
“模拟生物圈的构建”活动的实施
教学策略:
1.课前学生兴趣小组合作动手制作模拟生物圈的模型,学习再建生物圈的要素。再在课堂上展示后,通过同学分析补充得以完善。同时,利用电子设备、白板软件,学生分组制作各生态系统,最终教师将各组制作的生态系统进行组合,以师生合作的形式,完成“模拟生物圈构建”的学习目标。
2.通过对生物圈组成的回忆,让学生对照初步得出构建新生物圈的要素。在课堂当中,学生结合生物圈Ⅱ号的图片及资料,相互分享,以师生互动的形式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生物圈Ⅱ号的构成及其失败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多媒体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白板展示生物圈Ⅱ号的图片,提出问题:图中的建筑是什么?
直接引出课题:生物圈Ⅱ号
观看图片,已有认知或已预习的学生可直接回答。
利用smart白板展示生物圈Ⅱ号的图片资料,通过直观刺激,引发学生兴趣。
二.生物圈的构成
1.老师带领回顾旧知识——生物圈概念及构成。
2.展示地球生物圈前后环境对比图,提问地球生物圈的变化,再请学生展示上传至课堂派网页里查寻到的事实资料,由此证实生物圈受到严重破坏,提出再建生物圈的概念。
回顾生物圈的知识并回答问题
观察对比图片,找出差别。
第一位同学展示资料
第二位同学展示资料
利用smart白板的拖拽、突出、动画、覆盖、翻转等功能引导学生逐步回顾旧知识。
利用smart白板的组合功能展示出生物圈环境变化前后的对比图,直观展现给学生,更易引导学生找出差别。
利用smart白板的超链接展示学生课前在班级课堂派网页中上传的资料作业,验证图片中发现的信息正误,以事实数据突出地球生物圈环境被破坏现象的严重性,引出建设生物圈Ⅱ号的初衷。
三.生物圈Ⅱ号
1.提出问题: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生物圈?
2.活动展示:生物圈模型,提出问题:他们的生物圈和你规划的有什么不一样?或者你觉得他们的模型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3.布置任务:分组制作缺乏的生态系统,合力完善第二组同学的模拟生物圈模型。
4.教师将各组作品补充至第二组模型中,提出问题:我们的生物圈仅仅是几个生态系统的简单拼凑吗?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通过什么联系起来的?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家的生物圈Ⅱ号。
1)提出问题:找出生物圈Ⅱ号的组成、占地面积、容积、生存模式
2)布置任务:试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一下它的内部区域分布图。
提出问题:看似很丰富稳固科学的生物圈Ⅱ号成功了吗?为什么?
请学生结合内部区域分布图思考氧气为什么会缺失?实际他的失败还因为实物短缺,为什么会造成实物短缺?
结合引导、学生资料分享进行失败原因的分析总结。
学生思考规划
两组学生将课前分组准备地模拟生物圈(实物和白板图形)进行展示。
第一组同学进行展示
第二组同学进行展示
学生通过对比,进行分析,指出需要补充的地方。
分组制作白板图形,选组进行展示汇报。
第一组学生展示汇报
第六组学生展示汇报
第八组学生展示
第三组学生展示
学生思考,进行分析。
这两位同学上台从水循环、大气循环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结合其余学生的补充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
回答问题
学生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
大胆想象思考分析失败原因。
学生分享资料
学生应用smart白板、投影等多媒体方式多样地展示自己的模拟生物圈模型。将学生对电子设备的兴趣融入学习中,通过生生对比完善体会再建生物圈需要的元素。
学生分组利用smart白板当堂自选模型二缺乏的生态系统进行现场制作,提高学生兴趣,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利用极域电子书包软件分发资料、收集资料功能和监控功能,利用smart软件里的计时器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堂制作活动,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教师利用smart白板将学生分组制作的各个生态系统补充到第二组模型里,结合集体的力量使其更丰富完善,加深学生对生物圈组成的理解,也让学生从中体会众志成城的成就感,增加学习兴趣。
学生利用smart白板里的工具笔,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操作以及表达能力。
学生利用smart白板的拖动功能将生物圈Ⅱ号的内部区域分布图与生态系统相匹配,加深学生对生物圈Ⅱ号的组成的理解。
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四.分享总结,情感升华
1.提出问题:从生物圈Ⅱ号的失败中,你学到了什么?
2.提出问题:地球生物圈为什么有如今的变化?人类的那些行为会破坏到环境?
播放视频:人类破坏环境的行径
3.我们应该如何做?
学生思考并回答:地球是我们唯一生存的家园
观看视频,思考自身
回答问题
通过smart白板播放视频,以漫画形式展现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的可怕,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的意识。
五.课堂检测
利用课堂派进行课堂检测
课堂延伸:外太空是否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学生登录课堂派班级网页,参与互动,进行答题。
利用课堂派网页,收集所有同学的答题情况,对易错习题进行分析。
七. 亮点
1.在再建生物圈环节,使学生参与进课堂,利用白板分组制作生态系统,体现自主课堂,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课堂派展示学生课前上传的资料,实现生生互动,新形式互动。在课堂检测环节中,学生在线答题,并能看到他人答题情况,充分调动积极性。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灵活多变,趣味性增加,可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危机等环境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举世瞩目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结合课外拓展,让学生课后搜集“外太空是否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的资料,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拓展学生视野。
八. 板书
生物圈Ⅱ号
一、生物圈
适应
生物 环境
影响
二、生物圈Ⅱ号——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