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淄博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1-04 19: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淄博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共34个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美国国家科学院称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在发出警告的专家看来,太阳风暴届时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很可能是“多米诺骨牌式”的,其影响力将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方面。读下图,回答1-3题。
1.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
A. A处 B. B C. C处 D. A处和C处
2.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 英国、墨西哥 B. 挪威、芬兰
C. 意大利、西班牙 D. 印度、巴基斯坦
3.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B.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读下图完成第4-6题。
4.图中M所在的圈层是
A.地壳 B.岩石圈 C.地幔 D.地核
5.图中N处的地貌类型是
A.山岭 B.丘陵 C.海岭 D.火山
6.按照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X-L-K-W-S-N B.E-W-K-L-X C.S-E-W-K-L-X D.X-L-K-W-S-N-E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②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
B.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西迁明显
C.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关系
8.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A.江南丘陵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读下图完成第9-11题。
9.图示内容的名称是
A.北煤南运 B.西气东输 C.川气东送 D.西电东送
10.图示输送路线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是
A.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B.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
11.建设该输送线路的原因是
①西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 ②东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 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④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面的景观图,完成第12-13题。
12.图示地理现象应是
A.滑坡 B.泥石流 C.崩塌 D.塌陷
13.造成该地理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①岩石风化程度较高,易破碎 ②植被覆盖度较低 ③降水丰富,强度大 ④人类建设梯田等活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完成第14-15题。
14.该图显示的是
A.城市地表径流利用系统 B.城市污水利用系统
C.城市雨水利用系统 D.城市地下水利用系统
15.图中右侧的深井,所发挥的作用是
A.滴灌 B.渗灌 C.回灌地下水 D.抽取地下水
读下列两幅图,完成第16-18题。
16.图中长粗矢线表示
A.墨西哥湾暖流 B.千岛寒流 C.日本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17.图M、图N分别表示
A.M-7月;N-1月 B.M-1月;N-7月 C.M-4月;N-10月 D.M-10月;N-4月
18.关于T岛东西两岸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差异明显-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B.N-差异明显-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C.M-差异不明显-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D.N-差异不明显-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
读下图完成第19-21题。
19.假如图示地点位于中低纬度地带的分界线上,则可能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 C.南非高原 D.大自流盆地
20.如图所示,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是
A.地面温度总是高于气温 B.气温越高,地气温差越小
C.地面温度总是低于气温 D.气温越低,地气温差越大
21.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说明地理原理是
A.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B.大气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C.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D.太阳是地面的间接热源
下表是资源经济的四种区域类型表,读表完成第22-23题。
22.图示区域类型分别为
A. Ⅰ-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 Ⅱ-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Ⅲ-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 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B. 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 Ⅱ-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 Ⅳ-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C.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 Ⅱ-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 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D.Ⅰ-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Ⅱ-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
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 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23.表中人均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
A.荷兰 B.日本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读下图完成第24-25题
24.放大图显示的是
A.海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黄河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25.放大图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海水沉积作用
下图为大城市区域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大城市的区域构成描述正确的是
A.都市区 B.都市区+城市影响区
C.都市区+城市影响区+乡村腹地 D.主城区+内缘区
27.图中所示区域与城市功能区对应正确的是
A.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B.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外缘区、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C.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内缘区、住宅区-城市影响区、卫星城-外缘区
D.商业区-内缘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
28.各类工业区位的选择要考虑主导因素,分析判断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电子装配—模式一 B.炼 铝 厂—模式二
C.纺织厂—模式三 D.啤 酒 厂—模式四
读世界植被类型分布图,回答29-32题。
29.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
A.森林 B.草原 C.沼泽 D.荒漠
30.图中1、2两种植被类型,分别体现了
A.1-纬度地带性 2-经度地带性 B.1-垂直地带性 2-非地带性
C.1-非地带性 2-垂直地带性 D.1-经度地带性 2-纬度地带性
31.1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其分布面积最大的是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美洲大陆
32.2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下图是我国某自然村四种农产品产值百分比的扇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3—34题。
33.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气候
34.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A.杭州市附近 B.哈尔滨市附近 C.昆明市附近 D.西安市附近
二、综合题(共四道大题,共49分)
3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请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6分)
S: G: F:
T: L: V:
(2)试比较G、T、V三处所受外力作用的差异。(6分 )
36.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流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请写出图示气流运动的名称及判断依据。(4分)
(2)试比较图中气流一与气流二在性质上的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
(3)请写出图中曲线M和曲线N所表示地理事物的名称并比较其雨区分布的差异。(4分)
37.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以我国华北地区为例,简要写出该农业生产模式的生产链。(5分)
(2)试分析该农业生产模式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5分)
38.(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流场分布图。
(1)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最主要的流动方向是 。 (2分)
(2)当前,在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流场中,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天然气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4分)
A.铁路运输 B.管道运输 C.远洋运输 D.内河运输
E.公路运输 F.航空运输
(3)试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广东省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的地位,分析其能够发展成为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3分)
材料二 2009年12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共同出席了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启用仪式。这是中国修建的第一条跨国天然气管道,它开启了中国利用国际能源的新历史,标志着中国的能源来源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
(4)中哈天然气管道开通的地理意义?(4分)
淄博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4个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B 3.C 4.C 5.C 6.A 7.C 8.C 9.C 10.A 11.D 12.C 13.A 14.C 15.C 16.C 17.A 18.B 19.B 20.A 21.A 22.C 23.D 24.C 25.C 26.B 27.B 28.D 29.B 30.D 31.A 32.C 33.B 34.D
二、综合题(共四道大题,共49分)
35.(12分)
(1) S: 水库 G: 河谷 F: 山脊
T: 冲积扇 L: 冲积平原 V: 河口三角洲
(一空1分)
(2)G处位于河流上游,流水侵蚀为主;(2分) T处位于河流中游以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为主;(2分)V处在下游,以河流沉积为主。(2分)
36. (14分)
(1) 锋面气旋 依据:呈逆时针向里旋转且形成两个锋面。(4分)
(2) 气流一为冷空气,气流二为暖空气。原因:气流一从北向南吹,气流二反之。(6分)
(3) M为冷锋雨区在锋后,N为暖锋雨区在锋前。(4分)
37. (10分)
(1)(5分)种植小麦、玉米 粮食加工 市场
秸秆 气化 取暖 农户
沼气发酵 沼渣分离 肥料
养殖业 牲畜粪便
(2)(5分)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减轻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38. (13分)
(1)从北部、西部向东、向南流动(2分)
(2)ABC B (4分)
(3)广东位于我国南海石油资源和海外石油输入华南、西南地区的枢纽中心(1分);广
东位于世界石油海外市场进入中国远洋运输航线的南端,距离世界石油市场最近,成
本较低(1分);广东经济发达,本省石油消费市场巨大(1分)。
(4)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有利于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发展,促进能源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缓解,我国天然气紧张的局面;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我国能源来源多元化格局的形成。(4分)
www.
同课章节目录